当前位置:

精准“捕捉”肠系膜静脉血栓,成功挽救高龄患者生命

红网时刻新闻7月5日郴州讯(通讯员 唐家琪 李红东)近日,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联合多学科成功救治一名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老年患者。

高龄患者张某(化名)因突发剧烈腹痛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改善,从当地医院紧急转入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抢救。主治医师李红东接诊后,立即完善D-二聚体、胸腹部CT平扫+肠系膜动脉CTA等检查。初步排除肠系膜动脉血栓,但检查提示为凶险且少见的肠系膜静脉血栓、腹腔积液。

图片1.png

医生查房中。

肠系膜静脉血栓是一种少见但极为凶险的急腹症,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死亡率达到80%以上。此类疾病的难点在于小肠病变的鉴别诊断,关键在于判断肠道血栓形成和肠道病变的先后顺序,再去探讨血栓形成或肠道病变的原因。根据病史及CT影像,明确患者为肠系膜静脉血栓导致缺血性肠病,进而引起小肠梗阻的可能性极大。

同时,还要明确血栓形成的原因,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众多,通常涉及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血流淤滞等机制,结合患者既往有肠道穿孔病史,考虑与其腹腔内炎症导致静脉血栓可能性大,该患者很可能会因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治疗上困难及矛盾重重。

值班医生随即将情况上报科主任李志庆,立即联合普外科、介入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专家参与救治。患者尚未出现肠坏死、肠穿孔等体征,予以个性化的抗凝治疗、抗感染、镇痛、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及相关对症支持治疗,医护人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肠坏死或肠穿孔并发症,立即行手术治疗。

患者虽无肠坏死,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进展非常迅速,很快出现了胸闷、气促、快速房颤、血压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多脏器功能损害表现。医护人员立即给予患者抗心衰、控制心室率、机械通气等治疗,通过床旁超声、监测CVP等手段精细化评估液体出入量,合理地使用镇痛药缓解患者疼痛。在抗凝的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出血征象,每天进行查房分析讨论、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护理方案、随时与家属沟通治疗,护理进展及患者病情变化。

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一天天好转起来,腹痛腹胀症状逐渐好转,肠道功能慢慢恢复开始产气排便,复查腹部CT患者血栓减少,门静脉再通,肠系膜侧支循环也代偿性形成,目前已康复出院。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唐家琪 李红东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1/96/1510142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