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唐世方 刘如斌 邝敏娟 郴州报道
干净的街道、整洁的环境、清新的空气,一幅美丽村庄画卷令人心驰神往......行走在郴州市临武县万水乡大汉村,到处是乡村振兴带来的新面貌。
“以前,我们村的可不是这样的,脏乱差的环境让群众苦不堪言。现在不一样了,真要感谢有这样一位心系群众的好支书。”大汉村村民们齐声说。提到郴州市第六届人大代表、大汉村党支部书记邓圣武,村民们满口赞誉。面对村民的赞誉,他总说这是他应该做的,作为选民选出来的人大代表,就是要为人民群众服务,用履职成效向人民群众交上满意的答卷。
培养人才聚共识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又是村党支部书记、人大代表,必须不忘初心,冲在一线,勇挑乡村振兴重任。”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汉村必将发展的越来越好!”
近日,在郴州市临武县万水乡大汉村支部党员大会上,支部书记邓圣武正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共商发展大计,对建设好大汉村充满信心。
1982年,邓圣武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退役后利用在部队学到的一技之长跑起运输,2011年当选为大汉村委主任,2017年被选为村支书,2016年当选为临武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2021年当选为郴州市第六届人大代表。邓圣武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始终坚守一个信念: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回到家乡后,邓圣武深知,大汉村之前发展难、变化小,与村民文化素质和人才培养息息相关。为了凝聚大汉村发展共识,他积极发挥“宣传员”的作用,耐心仔细地向群众宣讲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美好蓝图和任务要求以及乡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和富民政策,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形成万众一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局面。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了让乡亲们获得更多文化知识,他带头捐资捐书,在全乡率先建成农村书屋,目前拥有图书5000余册,涉及教育、科技、文艺、生活等各个领域,向村民们免费开放。同时,为促进村里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邓圣武召集多方力量,2021年成立大汉村教育基金会,表彰鼓励村里的优秀学子。目前,大汉村的民风更淳了、学风更浓了,村里考上大学的学子越来越多,从以往每年的2、3个到最近两年每年都有10几个。
邓圣民走访贫困村民,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破解难题解民忧
“有了这座桥,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绕一个大圈了。谢谢人民的好代表、好支书!”看着脚下笔直平整的“连心桥”,财源自然村的村民们脸上都笑开了花。
财源自然村与大汉自然村隔河相望,财源村孩子们上学成了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为人大代表们的他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收集村情民意,长远谋划,实处着力,并从解决村民出行难的民生问题入手,通过向上级部门争资和本村成功人士等多方筹集资金,投入16万元,建成财源自然村通往小学的水泥桥,解决了一直以来小孩上学不便的难题。殊不知在修桥初期,因群众意见不一等问题,修桥工作一度受阻。邓圣武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跑政府、找部门,并多次进村入户深入群众家里做思想工作。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最终克服种种困难,促成群众达成修路共识,村民称这座桥是干群“连心桥”,一头连着人大代表,一头连着人民群众。
像这样的民生实事,邓圣武还做了一箩筐,先后投入了200余万元完成了环村路、拦水坝、自来水、太阳能灯等多项民生工程,如今的大汉村更美了、更亮了、更畅通了,村民们幸福指数更高了,脸上笑容更多了。
因地制宜献良策
“村容村貌改观了,如何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邓圣武总在思考着,怎样才能带领脱贫户增收,有什么带领群众致富的好办法。他想,村集体经济之所以发展不起来,就是没有什么产业,主要还得在发展产业上做文章。
为了做好振兴产业发展文章,邓圣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联系基层的优势,深入村委、深入群众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结合产业振兴的要求,大胆提出了“发展乡村产业带就业促增收”的想法。
为了让想法在大汉村落地实施,他先行先试,2018年开始向支村两委建议,后经村民代表大会商议决定采用“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市场”的发展模式,投资60万元,流转村集体土地500亩入股湖南省邓氏种养专业合作社罗汉果种植项目,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方式,鼓励贫困户积极参与合作社创建,将分散的资金捆在一起,辐射带动贫困户以扶持资金、土地流转、劳动力入股等形式加入合作社,实现互惠共赢,促进困难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每年带动农民就业200人,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
邓圣武带领干部、村民查看罗汉果种植现场。
2021年当选为郴州市第六届人大代表后,邓圣武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乡村振兴工作上,通过走村入户,全面调研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困难,在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发展乡村产业带就业促增收”的建议,这一建议很快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让邓代表的理想很快照进了现实。
“乡村振兴是一个长远战略,必须久久为功。今后,我将继续在本职岗位和履职活动中担当尽责,为大汉村多建功立业。”他表示,将进一步吃透上情、摸准下情,有针对性地提建议、议案,履行好代表职责,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助力全县乡村振兴。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唐世方 刘如斌 邝敏娟
编辑:何雨杏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