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新”更走“心” 见行更见效 ——郴州市深入开展秸秆禁限烧与综合利用宣传工作纪实

6月的湘南大地,稻浪翻滚,秸秆禁限烧宣传工作进入了关键期。

在永兴县湘阴渡的田间地头,一支身着“青年突击队”红马甲的队伍格外醒目。他们手持《农作物秸秆禁烧明白卡》,用当地方言向农户讲解:“老叔,秸秆还田能肥地,禁烧区里不能烧。”这样的场景,正是郴州市深入开展秸秆禁限烧与综合利用宣传的生动缩影。

“快”字当头 全省率先完成

6月11日,《湖南省秸秆禁烧区和限烧区划定方案》一出台,郴州市生态环境局立即牵头制定《郴州市深入开展秸秆禁限烧与综合利用宣传工作方案》,明确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等18个部门职责分工。作为Ⅲ类管控区,郴州超前谋划,早在6月10日就通过全媒体矩阵发布《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方案全面实施后,各县市区生环委迅速响应,以雷霆之势全面推进宣传工作。

线上,全市构建全媒体、全渠道宣传矩阵:各县市区在主流媒体开设专栏专题,发布政策通告和公益广告;政务新媒体平台密集推送图文解读、短视频等宣传产品。线下,形成“空中+地面”立体宣传网络:“村村响”广播每日2小时定时播报,宣传车走村串巷巡回宣讲;交通要道、田间地头悬挂横幅,设立警示牌全覆盖。

“秸秆禁限烧事关蓝天保卫战成败,必须跑出‘郴州速度’!”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凝聚共识,深入推进“五个一”宣传模式:通过“一卡”(明白卡)明确禁限烧要求、“一信”(倡议书)倡导综合利用、“一册”(宣传手册)普及政策法规、“一会”(屋场会)面对面解读、“一行动”(敲门行动)入户宣传,构建起立体化宣传网络。

截至6月底,郴州在全省率先完成“卡信册”入户任务,覆盖率100%,“一会”累计开展1472场,线上发文累计183篇,悬挂横幅标牌4726条。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全市形成了秸秆禁限烧的浓厚氛围。

“新”字为要 宣传深入人心

在传统模式基础上,郴州创新宣传方式,让政策“活”起来——

永兴县利用AI技术创新制作的秸秆禁烧限烧、秸秆综合利用等系列短视频意外“出圈”,AI形象加上朗朗上口的“魔性”旋律收获了一波群众的点赞,被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管理厅公众号等政务新媒体转载。

临武县采用短视频、村小组会和党员会等形式提升宣传效果。同时加强利用无人机巡查、高空瞭望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大巡查频次,发现火点后,第一时间联动处置并回溯宣传漏洞。对宣传不到位、火点频发的乡镇进行约谈。

嘉禾县结合“小手拉大手”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向中小学生进行宣传,引导学生带动家长共同参与秸秆禁烧限烧宣传工作。

苏仙区创新“区生环委统筹+融媒体传播+镇街入户”三级联动机制,为基层提供标准化宣传素材;资兴市由分管副市长专题部署,组织创作10余条通俗标语并录制专用广播音频;汝城、桂东等地录制方言村村响,让村民们对政策听得进、听得懂……

一场场创新的宣传方式如春风化雨,在全市构筑起立体化宣传网络,让秸秆禁烧限烧政策既“声”入人心,又落地见效。

“实”字托底 变堵为疏

一支支身着红马甲的生态环境青年突击队,活跃在郴州各县市区的田间地头,成为流动的宣传站、移动的服务站,将秸秆禁限烧政策送到每家每户。

“禁烧区内光说不让烧不行,关键要教大家怎么处理。”青年突击队员们深知,禁限烧只是手段,综合利用才是根本。针对种粮大户,青年突击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积极宣传秸秆粉碎还田、打捆离田及生物质能源转化等实用技术,既讲清了“为什么不烧”的原则,又提供了“不烧怎么办”的对策,争取广大农户的理解与支持。

如今,行走在郴州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秸秆禁限烧与综合利用的宣传标语,村村可闻“村村响”的政策宣讲。这场守护“郴州蓝”的生动实践,让秸秆禁限烧与综合利用政策家喻户晓,从城区到乡村,从干部到群众“禁烧区坚决不烧、限烧区有必要有序焚烧”的意识正在全市范围内达成共识。


来源:郴州日报

编辑:沈馨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