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谭利炳 张紫怡 曹志豪 郴州报道
如何破解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米”的难题,让党组织的力量真正融入到居民日常?近年来,湖南省安仁县积极探索小区党建新模式,通过将“支部建在小区”,凝聚居民“邻聚力”,探索出一条组织有力、治理有效、服务有温度、邻里有爱的小区党建新路径,党的工作触角直抵民生末梢。
织密组织“根系”,筑牢坚强堡垒
基层治理强不强,关键看组织体系是否健全有力。安仁县着力构建“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服务体系,推动党组织触角从社区向小区、楼栋、住户深度延伸,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质变。目前,全县已建立43个功能健全的小区党支部,覆盖11个村(社区),凝聚552名党员力量。在御江帝苑小区,党支部将3个楼栋划为一个网格设立党小组,并推选热心能干的党员中心户。这套体系形成了“支部吹哨、党小组响应、党员中心户落实”的快速响应机制,居民诉求得以第一时间发现、回应、解决。
选好“头雁”方能领航。安仁县从小区党员中选拔43名政治素质好、群众信得过、服务意愿强的骨干担任党支部书记,并建立乡镇领导帮带机制,确保每个支部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阵地建设同样关键,雄锋友豪国际小区等示范点打造的“邻里共享空间”,集党群议事、红色书屋、便民服务等于一体,日均服务超200人次,成为凝聚人心的“社区客厅”。

创新协同机制,汇聚共治合力
打破治理壁垒,方能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安仁县积极推动小区党支部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组建“党建联盟”,实现资源共享、活动共联、难题共解。北郊村中央商务区小区党支部与县消防大队联合开展消防安全演练,有效提升了居民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是联动共治的生动缩影。
针对小区常见矛盾纠纷,雄锋友豪国际小区党支部探索建立“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月度联席会议机制,并设立“党员监督岗”对物业服务进行常态化评议。面对棘手问题,党员主动上门沟通,形成“党员带头、良性互动、矛盾化解”的治理闭环。
民主议事是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的关键。安仁县在全县推行以“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为核心的“五民工作法”,搭建“邻里圆桌会”等议事平台。原林业局小区通过此机制顺利解决楼道粉刷、监控安装等老旧难题;中央商务区小区有效化解宠物饲养纠纷,促进文明公约形成。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治理内生动力充分激活。

精准对接服务,提升民生温度
党建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服务群众的“温度”上。安仁县从“微”处着手,精准对接需求,打通服务“最后一百米”。各小区党支部开展“敲门行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常态化关爱“一老一小”,已为200余位老人提供送餐、代购、健康监测等暖心服务。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通过各类“微行动”惠及群众2.3万余人次。从影响生活品质的“关键小事”入手,更能提升幸福感。原老林业局党支部牵头彻底清理堵塞多年的排水沟和化粪池,环境焕然一新;雄锋友豪国际小区盘活闲置空间打造“党群活动室”“城市书屋”,累计举办读书分享、手工制作等活动20余场,参与居民超千人次。这些细微服务不仅改善环境,更增强社区归属感,推动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当家人”。
陌生楼道变成睦邻空间,居民小区成为守望相助的幸福家园。安仁县以“支部建在小区”激发的“邻聚力”,正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是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的生动实践。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谭利炳 张紫怡 曹志豪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