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坡镇龙虎村水苔种植基地。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刘星宏 郴州报道
近年以来,汝城县井坡镇人大坚持代表履职与农业振兴深度融合,利用农业产业优势,探索实践“人大代表+”履职新模式,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优势,以高质量履职推动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大代表+产业引领”,带动周边群众致富。镇人大代表、龙虎瑶族村党支部书记朱鑫波依托村庄资源禀赋和优势条件,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引进投资方,流转冷水田、低产稻田等地块840亩种植水苔,产品远销海内外。水苔种植技术简单,成本低、易管理、不施化肥和农药,主要用于名贵花种栽培、医疗、母婴用品等领域,种植后龙虎洞水库水质由二类水质上升为常年保持在一类水质,年产收干水苔400余吨,年产值1500余万元,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促进村民稳定增收,解决了周边1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探索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生态、绿色、可持续’高质量产业发展致富路。

邀请部分县、镇代表和农业技术员到井坡镇第二代表联络站开展座谈。
“人大代表+技术指引”,助力农产业提质升级。井坡镇人大代表主席团以代表联络站为活动载体,定期邀请种植大户到联络站开展面对面交流座谈,今年以来开展交流座谈4次,邀请技术指导专家到联络站进行专业授课3次,适时走进田间地头,授课内容涵盖农产品选种、绿色防控、农产品销售等项目。通过种植大户面对面交流、专家现场授课指导,井坡镇农业产业势头发展喜人,据统计,今年井坡镇种植玉米达到2000余亩,双季稻达到6000余亩,辣椒达到1000余亩,大豆达到1000余亩,农业产业提质升级。

井坡镇大力推动秸秆回收加工利用。
“人大代表+热心服务”,推动农产业绿色发展。井坡镇人大代表通过对各村农产业开发与利用深度调研,主动挖掘农产业发展中的潜力,并提供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意见建议,加速推进辖区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充分释放“绿色经济”活力。由县人大代表袁春娥、袁红强牵头搭线,依托合作社建立秸秆饲料加工收储点,组建回收团队,由种植大户辐射带动全镇秸秆按照每吨240元的价格运输至收储点进行回收。秸秆回收用于青贮饲料加工,把“废料”变成“饲料”,使用秸秆制成的青贮饲料比传统饲料成本降低20%,带动养殖成本下降。据统计,井坡镇建有秸秆饲料加工收储点7000平方米,全年回收玉米秸秆12000余吨作为生产绿色青贮饲料的原料,全镇每年节省饲料开销近200万元。从“一烧了之”到“秸”尽其用,秸秆回收利用有效解决了饲料和种植成本,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大力推动了农业绿色发展。
下一步,汝城县井坡镇人大将继续紧紧围绕中心大局,以代表联络站为依托,找准人大工作与各项工作契合点,聚力农产业发展,做到“谋到实处,干到深处”,为推动农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刘星宏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