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湖区仰天湖瑶族乡:山姜映初心 情暖瑶乡畔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黄丽婷 郴州报道

10月,南岭山脉秋阳洒满田间,北湖区仰天湖瑶族乡红花村的姜田里,翠绿姜叶随风轻摇,泥土下的黄姜饱满壮实。钟楚凡等好几户姜农早早扎进地里,刨出的生姜在田垄上堆成小山,可丰收的喜悦很快被愁云笼罩——这几户人家的生姜加起来足足万余斤,销路成了大伙共同的“心头坎”。

“以前靠天吃饭,现在能丰产了,没销路还是白忙活!”钟楚凡直起身捶着腰,语气里满是焦虑。红花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往年姜农们的生姜全靠散户零星叫卖,不仅运输成本高,还总被压价。要是万余斤生姜烂在地里,几户人家一年的辛苦全白费,好不容易稳住的脱贫成果都可能受影响。那段时间,大伙守着满仓生姜,食不下咽、夜不能寐,眉头拧成了疙瘩,满心都是对返贫的担忧。

图片5.png

姜农们的愁绪,驻村领导刘俊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得知售姜困境后,他第一时间召集驻村干部开紧急会,带着大伙挨家挨户走访。在姜田里,刘俊蹲下身子抓起一块黄姜,摩挲着饱满的姜块:“这么好的生态生姜,品质过硬,肯定能找到好销路!”他一边逐户安抚姜农,一边详细记下每家的产量、品质和销售诉求。回到村委会,灯光亮到深夜,他和驻村干部对着通讯录,挨个联系郴州中农批大市场、餐饮企业、电商平台,反复推介红花村生姜的种植优势,耐心沟通价格、运输等细节,忙得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党员就得冲在难处!”红花村党支部迅速发起倡议,联合驻村干部组建起“党员采收突击队”。党员干部们穿上胶鞋、戴上手套,钻进闷热的姜田,和姜农们一起刨姜、分拣、去泥、打包。汗水浸透了衣衫,泥土沾满了裤腿,没人喊累、没人叫苦。年轻党员帮着抬运重物,年长党员细心挑拣分级,田埂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针对几户缺乏劳动力的姜农,突击队更是全程上门服务,从采收、打包到装车,一条龙解决实际困难。

图片7.png

短短三天,万余斤生姜就全部找到了“婆家”。当满载生姜的货车缓缓驶离村庄时,钟楚凡和其他姜农紧紧握着党员干部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拿到卖姜的钱款,大伙数了一遍又一遍,热泪顺着脸颊滑落:“太感谢了!眼看生姜要烂在地里,是政府和党员干部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这不仅是卖了姜,更是保住了我们脱贫的底气啊!”

一颗生姜装着姜农致富希望,一份担当彰显基层党组织为民初心。此次助销既是乡党委做实精准帮扶、解姜农燃眉之急的具体行动,也以党员干部的实干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既筑牢了防返贫底线,更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为党建引领乡村产业、助力共同富裕添上了温暖一笔。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黄丽婷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54/63/1538978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序厅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