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宜章县莽山瑶族乡西岭村村民委员会:党建引领聚合力 民族团结促振兴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胡芳  张永峰 郴州报道

宜章县莽山瑶族乡西岭村村民委员会,位于宜章县南部,辖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253户833人,居住着汉、瑶等世居民族,设党支部1个,党员34名。近年来,西岭村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党建+民族团结”为抓手,探索“优产业、美环境、兴文化、强治理”共富路径,成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典范。2025年9月,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宜章县莽山瑶族乡西岭村村民委员会“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图片

强基固本:党建引领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

西岭村党支部立足村情实际,科学擘画发展蓝图,切实发挥乡村振兴“主心骨”作用。为凝聚发展共识,组织党员干部赴广东瑶安乡、连南千年瑶寨调研学习。同时,强化思想引领与阵地建设,在黄莽公路沿线、村落文化广场设立党建宣传廊和民族文化墙共12处,精心打造“党建+民族团结”示范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七进”活动。2023年,成功创建“省级同心美丽乡村示范片区”(西岭村为示范片区其中之一)。党支部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赵王保同志就是典型先锋,他积极挖掘、对接资源,成功促成公司对跳石子瑶寨整体开发,带动32户141名村民就业增收,户均年分红达5000元,为村民开辟了增收新路,在保护与传承文化的同时盘活闲置资产,是推动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融合的开拓者,以实际成效彰显党员力量,为民族团结筑牢坚实的思想根基和组织保障。

图片

产业共富:多元路径夯实振兴根基

西岭村立足莽山特色资源,形成了多元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构建起“一山一水一豚一坪一站一楼”的产业体系。一方面,精耕细作特色农业,成功培育出高山茶叶、莽山苦笋和蕨根糍粑(曾亮相《舌尖上的中国》《中国有滋味》)、“董伯腊肉”和莽山黑豚等知名本土农产品品牌,村庄主导农作物茶叶,辅以玉米、红薯等,让小产业释放出致富大能量。另一方面,文旅融合蓬勃发展。村民依托莽山大旅游市场,积极参与民宿、餐饮和农产品销售,带动48家民宿餐饮提质升级,培育出“又·见远山”“源著”“晴窗小筑”等精品民宿集群;莽山黑豚馆、莽山大峡谷漂流成为热门网红打卡点。创新打造“漂流经济”模式,在河道沿线布局特色售卖亭与民俗体验点,形成“水上漂流+岸上经济”复合业态。西岭村探索实践的“党组织+公司+农户”模式,入选“湖南基层改革探索100例”;成立“强村公司”,建成共富超市1个、工坊4座,通过漂流摊位租赁等实现年增收28万元,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收入突破111万元,较2018年增长20倍。

图片

生态提质: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

西岭村深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乡村环境华丽蜕变。实施美丽屋场建设、巷道提质、停车场改造等工程,新建“四小园”20处,完成巷道“白改黑”9000平方米,拆除危旧房屋12栋,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治理河道200米,修建排污沟渠2170米,完善公共绿化设施。同步提升治理水平,推行“门前三包”“网格化”管理和“红黑榜”制度,清理垃圾677吨,规范占道经营摊点30余处。村容村貌显著改善,治理效能持续提升,成功打造出山水交融、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家园,有效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图片

文化共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深挖民族文化资源,组建民族歌舞队、赛鼓队,每年举办“盘王节”“长鼓舞”“篝火晚会”等民族文化活动30余场。积极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市级非遗项目1项(“赛鼓”)、传承人1名。建成民族文化陈列展馆和民族团结进步展厅,系统展示本地各民族的生活、服饰、歌舞等特色文化。西岭村通过持续的文化建设与活动开展,有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其中,有力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图片

治理增效:构建民族和谐新格局

西岭村创新构建“1+5+N”基层自治体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行“四长制”网格化管理,年内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0起,基层治理效能显著增强。法治保障有力,建设“多室合一”调解中心,全年开展普法活动15场,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配合“雪亮工程”实现治安防控全域覆盖。在党建引领下,西岭村涌现出一批先锋典型,党支部书记张永峰(退役军人)创新“一坪经济”带动106人就业;周彬辉成立合作社专注“莽山黑豚”生态养殖,巧妙拓展“养殖+文旅”模式吸引游客,带领村民们走上生态致富道路,其个人荣获“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

c0ec3e22a25e9b37415143005d94652d.jpg

西岭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民族团结为基石,实现了集体经济的飞跃式发展,各民族群众共建共享“产业兴、环境美、文化浓、治理优”的幸福家园,生动谱写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华彩篇章。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 胡芳 张永峰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54/64/1536677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