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临武县:“民宿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唐哲宁 通讯员 文内 邓圣立 郴州报道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临武县直面2.5万余宗农房季节性闲置的现实问题,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盘活闲置农房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民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民宿经济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图片2.png

红砖灰瓦,绿意满庭。在临武县西山瑶族乡的“瑶乡小院”,昔日闲置的老屋焕发新生,化身为一处处雅致民宿。游客在此品茶小憩,漫步田园,尽享乡村静谧。而这些备受青睐的休闲居所,正是由村里一栋栋常年“沉睡”的闲置农房改造而来。

“我们这里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家中有不少闲置的老房子,我们希望能充分利用起来。目前,我们采用‘家庭农场+村民合伙入股’的模式运营,夏季游客较多时,日接待量可达一千多人。接下来,我们计划将所有闲置的老房逐步改造为民宿,进一步提升接待能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瑶乡小院负责人谢小君表示。

西山瑶族乡民宿产业的快速崛起,得益于精准的政策引导与配套支持。近年来,该乡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挖掘瑶族文化、加大产业扶持等举措,成功引进并运营民宿20余家,形成集聚发展态势。

西山瑶族乡党委委员、副乡长何玮介绍,目前全乡已发展民宿20余家。依托丰富的瑶族文化资源,当地深入挖掘民族特色,持续提升旅游吸引力。民宿产业的兴起,不仅带动了周边农产品的销售,还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有效增加了村民收入。下一步,该乡将着力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民宿服务质量。同时,加大民族文化挖掘力度,打造更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民宿发展提供多元化资金支持,推动民宿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图片3.png

为推动民宿产业从“无序分散”向“集群发展”转变,临武县坚持规划引领,围绕六大景区科学布局,创新推出自主经营、合作联营、托管运营三大模式,并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花塘乡石门村凸显“奇景+禅意”,西瑶绿谷聚焦“森林康养”,卧龙谷与龙归坪深耕“农耕体验”,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民宿集群。

在此基础上,临武县积极推进“民宿+”融合发展,推动民宿与农业、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各民宿普遍设立临武柚、临武鸭等特产展销区,推出农事采摘、非遗手作等体验项目,并打造亲民康养套餐,有效提升综合效益,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截至目前,全县已带动“唤醒老屋”村民民宿业主120余户,开发民宿客房1440余间。今年避暑旺季三个月,累计接待游客25万余人次,实现民宿综合收入2654万余元,户均增收超22万元,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图片1.png

临武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邝文忠表示,下一步,该局将以点带面扩大示范规模,围绕主要旅游景区,“唤醒老屋”新建民宿的数量在目前的基础上翻一倍,达到240户,民宿经济收入达到5400万元。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民宿体验和消费。同时,规范民宿业主经营行为,朝着经济实用普惠方向发展,不断增加村民财产性收入。推进生态宜居和美乡村建设,改善民宿经营环境,促进农房变民宿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唐哲宁 文内 邓圣立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54/64/1536531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