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临武:暴雨夜的守护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黄铭轩 曾祥辉 郴州报道

“大爷,雨太大了,这房子不安全,跟我们去安置点!”5月18日晚7时许,在临武县万水乡井头村,乡村两级干部正逐户排查劝说受灾群众转移。

当晚,一场强降雨突袭万水乡,6小时内局部降雨量突破140毫米,引发河水倒灌、道路积水等险情,尤以井头村、上下潢村受灾较为严重。

面对险情,万水乡乡村两级干部闻“汛”而动,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防汛抢险保卫战。

闻令而动,织密防汛“安全网”

傍晚6时,暴雨如注。险情发生后,县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作出指示,要求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科学有效组织抢险救援,同时积极调度,详细了解雨情、水情及受灾情况,并就人员转移、风险排查、物资保障等关键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

随后,万水乡防汛指挥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利用应急广播、微信群、电话等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万水洞水库管理所也迅速投入防汛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向乡里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物资协助,有效增强了区域联防联控能力。

同时,万水乡主要领导带队,迅速集结40余名机关干部、60余名村干部组成6支应急抢险队伍,携带救生衣、手电筒、扩音器等装备,第一时间奔赴危险区域,一道严密高效的防汛“安全网”在暴雨中迅速构建。

ef3d3183c59f30129652861091c8e8af.jpg

转移群众现场。

逆风而行,架起生命“连心桥”

在受灾最为严重的井头村,积水最深处达1.5米,2户村民被困家中。万水乡主要领导带领村党支部书记成立突击队,关闭电源,用手电互相照明,用人力背起行动不便的群众转移。

“当时降雨太大,手电筒的光都被雨水打散了,但听到群众的呼救声,我们顾不上害怕。”村内党员回忆道。

截至当晚11时,经过5个小时的连续奋战,2个村委共计转移群众31人,其中包括井头村山体滑坡1户4人,独居老人、儿童等重点群体20人,实现了危险区域人员“零伤亡”。

转移的背后,年轻干部小雷为保护1名儿童,自己被尖锐物划伤腿部仍坚持转移群众;老党员老周不顾膝盖旧疾,在齐腰深的积水中往返10余趟……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成为暴雨夜中最温暖的亮色。

566ab14403b7a9a1aa1289bcf9eefe37.jpg

转移群众现场。

争分夺秒,筑牢救灾“保障线”

转移安置工作结束后,万水乡又迅速启动灾情统计和应急救助工作,安排村委紧急调配好安置点的生活必备物资,确保安置点群众基本生活无忧。

同时,驻村领导干部深入实地调查村庄内涝及排水不畅原因,及时确立整改方案,疏通排水渠道,以确保后续受灾情况不再加剧。

目前,万水乡正组织专业人员对房屋受损、农作物受灾等情况进行详细统计,精准掌握受灾情况,为后续救灾和恢复工作奠定基础。

“谢谢谢谢,要不是你们及时救援,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安置点内,村民刘大妈感激地说。

一场暴雨,从预警响应到紧急转移,从抢险救援到灾后安置,每一个环节都折射出乡村干部与村民同在的担当。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黄铭轩 曾祥辉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9/64/1497217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