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30日郴州讯(通讯员 崔健 胡晨欣)近日,桂东县青山乡罗家村桂新高速天鹅山1号隧道出口建设工地上鞭炮声、欢呼声,响彻云霄,“热烈庆祝天鹅山1号隧道出口顺利进洞”的横幅显得格外醒目。桂新高速桂东段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
“以前走村路要绕,现在高速修到家门口,以后出门可太方便了!”看着村口高速建设工地热火朝天的景象,罗家村村民钟旺才的话语里满是期待。这份期待的背后,是村“两委”班子与驻村干部数月来“脚沾泥土,心贴群众”的付出,他们以“钉钉子”精神啃下征地租地“硬骨头”,用精准服务打通项目推进“中梗阻”,让高速建设的“进度条”在党群同心的合力中不断加速。
天鹅山1号隧道出口顺利进洞。崔健/摄
征地租地是高速建设的“先手棋”,更是直接牵着群众心窝子的“关键事”。项目一启动,村“两委”就拉上驻村干部凑成专项工作组,捧着本子给每家每户建“一户一策”工作台账。天刚亮,他们揣着图纸扎进田埂,鞋上沾着泥、裤脚挂着草,蹲在田埂上跟村民算“长远账”:“以后孩子上学不用绕远路,地里的辣椒、玉米拉去县城能快俩钟头!”把政策红利变成村民听得进的“家常嗑”。
到了晚上,他们又打着手电筒挨家敲门,谁家对补偿标准犯嘀咕,就把政策文件摊在桌上逐字念,哪块地的边界扯不清,立马喊来老党员、老邻居到地头指认,一句“咱不偏不向”让大伙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就这么连轴转半个月,全村100多亩地的丈量、登记全搞定,征地租地协议签得齐刷刷,项目开工的第一个坎儿就这么迈过去了。
项目推进时,“村民需要啥,我们就办啥”成了工作组的口头禅。施工队刚进场,有村民瞅着轰隆隆的机械犯愁:“这机器一挖,我们菜地的水怎么浇?”村“两委”书记没耽搁,当天就拉着驻村干部、施工方去地里察情况,3天后一条临时灌溉渠就通了水,20多亩绿油油的菜地总算保住了收成;后来又有人担心:“施工车天天过,村道不得压坏?”驻村干部赶紧跑去找项目指挥部商量,最后定了“白天少过车、定期补路面”的法子,工程没耽误,村民出门也踏实。
工作组还在工地旁搭了个“服务驿站”,每周都去问两句,工人缺地方住,就帮忙找附近闲置农房,建材运输跟村民下地的路挤着了,就重新规划路线……前前后后化解了30多件麻烦事,高速建设安稳确保“零冲突”。
如今,再看罗家村,境内的高速路段早完成了前期准备,1号隧道口已经顺利进洞施工。谁能想到,当初大伙还在观望“征地难不难”,现在却主动帮着留意施工情况。从“要我征”到“我要护”,这条穿山越岭的交通动脉,正成为丈量党群密度的标尺。这场高速建设的“攻坚战”里,村“两委”和驻村干部没说啥漂亮话,就凭着“把村民的事当自家事”的真心,靠着“有问题马上办”的实干,不仅给这条交通动脉铺稳了根基,更让“党群一条心”的暖流,成了罗家村往后发展最硬的底气。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崔健 胡晨欣
编辑:唐哲宁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