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便民桥”到“团结桥”:一座桥的重生 一片民心的凝聚

红网时刻新闻7月24日郴州讯(通讯员 袁心怡)“重建了这座桥,去自家菜地里方便了,到对面村也省了足足四十分钟哩!感谢乡党委政府牵挂我们!”日前,在汝城县南洞乡高月村,居民们从新建的“团结桥”上走过时,发自肺腑地称赞道。

高月村地处汝城县南洞乡中部,其中一组共有农户28户116人。辖区内一座钢索桥曾是连接光明村与淇岭村的交通纽带,也是光明村、高月村、淇岭村百姓日常出行和农用物资运输的重要枢纽。2024年7月,受“格美”台风带来的极端天气影响,该桥在洪灾中不幸被彻底冲毁。桥梁损毁导致村民通行受阻,日常生活陷入极大不便,更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河对岸百余亩耕地因交通断绝而荒废,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活动,对全村乃至全乡的粮食生产造成巨大冲击。河两岸的菜地是小水居民重要的生活来源,修建一座安全便捷的“便民桥”,成为大家心中最迫切的期盼。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面对群众“一河隔两岸”的困境,汝城县南洞乡党委书记陈敏捷看在眼里、急在心头。针对灾情,乡党委政府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立项,多次组织县乡人大代表和专业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制定了详尽的修复重建方案,将修桥列为重点工作全力推进。

1.png

汝城县南洞乡党委书记陈敏捷(中)为建桥广集民意。

重建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变废为宝,搬运材料、搭建桥身、加固桥梁……尽管天气炎热,但投工投劳的热情丝毫不减。党员冲锋在前,高月村小水组长、村民和项目理事长积极投身建设,干群同心协力,为这项“暖心工程”贡献力量。

经过辛勤努力,一座崭新的桥梁终于横跨两岸河流。它不仅重新连通了村民赖以生计的菜园,解决了过河采摘的难题,更提供了一条便捷安全的通行要道。望着这座崭新质朴的桥梁,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纷纷为桥梁命名献计献策。这项民生工程,不仅是政府解决民生难题的务实之举,更凝聚着南洞百姓自发投身家乡建设的朴素情怀,最终被命名为“高月村小水团结桥”。

2.png

“团结桥”建成后。

一座桥,连两岸,更连民心。昔日的“便民桥”,如今已化作干群同心的“连心桥”,真切回应了群众所盼,化解了出行难题,畅通了生产生活。夏日阳光洒落江面,波光粼粼映照着崭新的桥身。南洞乡将始终践行为民宗旨,用心用情用力回应民生期盼,聚焦关切、办好实事,让这座“团结桥”真正成为折射干群深情、映照民生温度的暖心桥,共同绘就幸福新画卷。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袁心怡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1/68/1515126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