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黑”变“绿”的华丽转身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日讯(通讯员 曹振勇)近日,走进永兴县樟树镇大岭村,路旁成片的竹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时不时有满载竹子的货车从旁边经过。“这些竹子都是运往村里的加工厂进行半加工后,销往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大岭村支书曹传河说。

大岭村境内拥有南竹林1.2万余亩,近年来,大岭村充分发挥本土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竹器加工+油茶种植+渔业+光伏”的生态发展之路,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的喜人局面。

??1.png

大岭村竹林郁郁葱葱。

因地制宜 闯出破局新路子

大岭村位于永兴县北部边陲,境内多山多煤,曾经是永兴县的产煤重地,鼎盛时期拥有大大小小煤窑70余座,日产煤达5000余吨。丰富的煤矿资源给大岭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加上大肆采矿挖空了大山,煤窑逐步关闭后,矿渣淤积河道,不少农田常年浸泡在不断回升的地下水中成为淤泥田。大岭村逐渐沦为远近皆知的“空壳村”,村里常住人口一度跌破800人。

村两委换届后,为扭转“以煤养村,煤枯而衰”的困境,新任村两委将目光转向了山里的南竹林,在与全村党员商讨后,决定由村里整合资源,将南竹林和闲置旱土等流转到村办合作社,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发展南竹、油茶、养鱼等绿色生态产业。从此,大岭村开始了破局之路。

??2.png

工人对南竹进行初加工。

筑巢引凤 打开发展新局面

方向有了,就大刀阔斧干起来!大岭村首先联系永兴县公路局在村里修建了一条1.2公里的产业路,并出资20余万元,开辟出通往各座竹山的运输路;同时出资50余万元,在关闭煤矿废弃用地新建竹器加工厂房和蚊香原料加工厂房1000平方米,并将淤泥田挖深蓄水形成20个鱼塘;将旱土整理平整种植近百亩油茶林,形成了竹器加工厂、养鱼、油茶林三大规模产业的雏形。

“有了产业基础,但没有持续的经济效益产出,就会让村民失去发展的信心。”2020年5月,大岭村引进乡贤回乡入驻竹器加工厂和蚊香原料加工厂,签订5年承包合同,村集体每年收取租金6万元。“竹子加工厂加工成半成品,剩余废料直接拖到隔壁加工厂加工成蚊香原料,一点都不浪费。”曹传河介绍。

同时,20亩鱼塘承包给当地养殖户,每年村集体收取租金0.6万元;百亩油茶林承包给本村能人,每年收取租金3000元,在挂果产生收益时,村集体按照20%的股份分红……村里各项生态资源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大岭村步入发展快车道。

??3.png

竹片废料被加工成蚊香原料。

多元发展 奔向幸福新生活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个月能拿4000多块钱,还能兼顾家庭,比在外打工强多了。”在竹器加工厂工作的村民曹小菊说道。

像曹小菊一样在村里工作的村民还有20余位,南竹产业还带动司机、砍伐工人60余人就业,村民南竹销售和工资收入达800万元,因南竹产业和土地流转收益达200万元以上,鱼塘养殖户每年也可增收近10万元。村民腰包鼓起来了,生活也有了奔头,当年的“空壳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就业,村里常住人口也达到了1200余人。

几年时间,大岭村实现了从“黑”到“绿”的华丽转身,天更蓝了、山更青了、水更绿了,村民们干劲更足了。这喜人的变化也让大岭村更加坚定了走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信心。

今年,大岭村两委广泛动员符合贷款条件的脱贫户申请小额信贷,以“脱贫户+村集体”入股的方式,投资30万元在村综合服务平台屋顶安装光伏发电450平方米,总装机容量64千瓦,8月份并网以来,已经累计发电12900多千瓦时,一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余元。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曹振勇

编辑:唐哲宁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2022/11/01/1199865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