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郴州这项工作获民政部推介

红网时刻新闻7月11日郴州讯(通讯员 胡翔雁)近日,全国儿童收养政策培训班在广东省珠海市举办。会上,郴州市作为地级市代表作工作交流发言,以《以“三化”促“三心” 托举孤弃儿童美好未来》为题,分享了儿童收养服务工作经验做法。

全国儿童收养政策培训班在广东省珠海市举办,郴州市作工作交流发言。

近年来,郴州市深入贯彻《民法典》和民政部关于儿童收养工作相关政策要求,始终秉持“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以“规范化、人性化、社会化”为抓手,构建了省心、暖心、贴心的“三心”收养服务体系,实现收养登记零差错、家庭适配零纠纷、跟踪服务零断档,切实保障了孤弃儿童的合法权益与健康成长。

坚持规范化建设 让收养程序更“省心”

一是制度规范化。出台《郴州市收养登记工作规范》,细化收养全流程,全面规范收养登记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指导材料提供、表格填写,实现收养登记一次性办结率、群众满意度“双百”目标。推行“纸质+电子”双档案模式,为72名被收养儿童建立“一人一档”,确保信息可追溯。二是评估规范化。建立涵盖经济能力、居住环境、心理状态、教育理念等十大类38个子项的“10+38”评估指标体系,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全面评估,用心理测评等方式,匹配收养家庭与儿童需求。近年来,全市未发生一起因评估不严导致的收养纠纷。三是队伍规范化。建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机制,让收养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创新培训模式,邀请民政部收养中心专家讲学,通过实地观摩、现场评估等方式,开展全员培训30场次,有力提升收养登记人员专业能力。

注重人性化服务 让收养过程更“暖心”

一是全过程守护。建立福利院“评估一融合一回访”闭环模式。入院24小时内完成身份确认手续,7天内落实适龄儿童入学安置。对300名孤残儿童开展家庭监护评估,建立信息化“成长档案”,落实《促进孤残儿童回归家庭》政策,成功办理4例孤残儿童收养登记。建立回访机制,通过定期家访、更新成长档案,2024年以来累计回访89次,协调解决子女入学、医疗报销等实际问题35件,回访满意度100%。二是全方位关爱。联动2家康复机构,为65名病残儿童提供康复服务,累计开展康复训练2400课时,实施“领航计划”,开设心理课程、艺术疗愈工作坊,落实特教学位23个,保障儿童基本权益。开发“亲子关系重塑营”项目,通过促进72个收养家庭练2400课时,实施“领航计划”,开设心理课程、艺术疗愈工作坊,落实特教学位23个,保障儿童基本权益。开发“亲子关系重塑营”项目,通过沙盘游戏、家庭协作任务,促进72个收养家庭的情感联结。三是全链条服务。开辟收养登记“绿色通道”,为20个收养家庭纾解急难,通过简化流程、缩短时限,确保儿童及时入学。组建“专家+社工+志愿者”服务团队,开通心理咨询热线,解答收养人关于儿童心理、教育等问题,累计服务超5000小时,切实提升收养家庭幸福感。

对被收养儿童及收养家庭进行融合期回访。

强化社会化协同 让收养环境更“贴心”

一是多部门协同。建立高效协同联动机制。对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不予办理通知书30份,联合公安协调解决20例民间收养“上户难”问题,联合卫健部门提供72份儿童健康报告,联合教育部门保障28名儿童就近入学,有效打通跨部门服务堵点。二是多渠道宣传。结合《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举办线上线下宣讲会100场,发放宣传资料3万份,覆盖社区居民超10万人次,提高收养政策的知晓度和透明度。三是多主体参与。打造“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慈善资源”四级服务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孵化 28家本土社会组织,链接100万元慈善资源帮扶困境儿童,培育社区志愿者300余人,开展公益服务60场次,组建“爱心妈妈”团队,开展“周末亲子课堂”45场,惠及收养家庭86户,形成“政府主导一社会补充一家庭参与”的多元供给模式。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翔雁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1/55/1512056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