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 马超怡 刘利群 郴州报道
陈应扣,1962年12月生,郴州市北湖区下湄桥街道温泉路社区居民。她19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瘫痪婆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的含义,用爱奏响了一曲动人的孝老爱亲之歌。
陈应扣(左一)悉心照顾婆婆。
陈应扣24岁时嫁给了原郴州市化肥厂普通工人罗军,丈夫是家中老大,婚后就跟婆婆黄土凤一起生活从未分开过,性格温善良的她与婆婆相处得和和睦睦。2001年的一天,婆婆突发脑溢血晕倒在地,从此便瘫痪在床不能行走,失去了基本的生活能力。当时,陈应扣是原郴州市化肥厂的临时工,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女儿安心读书,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照顾全家人的重担。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为婆婆做饭、喂饭、洗漱、穿衣、接屎接尿等,每天下班后,虽然她很疲惫,总是立即回家,给家人做可口的饭菜,为婆婆翻身,并给她做手脚按摩,三九寒冬时,她还用热水为婆婆泡脚,每天反复这些细致繁琐却又非常重要的护理步骤,她婆婆身上没起一丁点儿褥疮。在她的细心照料和护理下,婆婆的精神状况日渐好转,虽不能行走,但还可以坐立,交流与沟通也无障碍,一家人虽然过得很拮据,但也还算过得去。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8年春节前夕,黄土凤突然摔倒,造成胯骨粉碎性骨折,再次瘫痪在床。当时临近春节,黄土凤怎么也不愿意去医院,陈应扣只能在家悉心照顾。春节刚过,陈应扣和家人立即送婆婆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胯骨骨头坏死,需要换骨,手术费需要6万元,这笔费用对这个拮据的家庭无疑又是一笔沉重的负担。陈应扣只能咬牙承受,她找朋友亲戚东拼西凑凑让婆婆顺利做完手术。在那段日子里,陈应扣没日没夜地往医院家里两头跑,每天走了多少路,她已经记不清了,只觉得自己的腿一直在隐隐作痛。家里的状况也让她无法工作家庭都兼顾,她便辞掉工作专心在家照顾婆婆。
由于婆婆无法行动,陈应扣晚上睡觉从不关门,婆婆一有“风吹草动”,她立马跑过去随时照料,一晚上有时要起来好几次,若是尿床了,她还得给婆婆换衣服。婆婆整天躺在床上容易有孤独感,陈应扣就坚持每天背婆婆出来,让婆婆在客厅看看电视,到室外晒晒太阳、看看风景,晚上再把老人背回房间睡觉。她身高只有1米53,她婆婆身高有1米63,比她高了整整10公分,以前体重有120多斤,这两年才渐渐消瘦,她每次背起来都非常吃力,当她从没喊过苦,她总是笑着说:“每天都在背,已经背习惯了。”
她的悉心照顾让婆婆慢慢变得谁也不要,有时候她去外面办事回来晚了,婆婆将屎尿拉在了身上,也不许别人碰一下,只等她来清理,她就算再累,也会第一时间帮婆婆清洗干净,默默地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经常是等忙完休息时,已是深夜。她为了照顾好家里,娘家一年都难得回一次,她的父亲也有80多岁了,她却没有照顾过几次。邻居们说起她都对她竖起大拇指,有时邻居也会问起她婆婆又不是亲妈,为什么能坚持照顾这么多年,她总是说:“婆婆妈也是我的妈妈啊,我照顾她是应该的。”对于照顾婆婆的点点滴滴,她用一个“应该”总结到。
令人欣慰的是,在陈应扣言传身教下,女儿罗文兰非常孝顺和懂事,从小就和妈妈一起照顾奶奶。现在虽然在外地工作,但有时间时都会赶回来帮助妈妈。罗文兰说:“妈妈这样照顾奶奶,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将来我也会同样孝顺妈妈。”
现在,婆婆一天天地老去,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身体也每况愈下,需要陈应扣更多的照顾,里里外外的事情让陈应扣忙得像个陀螺,但她内心却充满希望:“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虽然很苦很累,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也想给后辈人做个榜样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19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瘫痪婆婆,用质朴举动传承着向上向美的家风。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马超怡 刘利群
编辑:欧群军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