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2月21日讯(记者 胡用梅 通讯员 刘振 吴蕾 曾拓业)“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2月21日,欢快的歌声洒满了归营的路。这一天,湖南援黄冈第三批医疗队郴州分队在湖北省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使用ECMO技术救治一名危重患者,为患者抢得一线生机。这也是黄冈首次使用ECMO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患者胡某,男,62岁,因胸闷6天于2月2日入院。CT提示病毒性肺炎,核酸检测结果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前期经普通氧疗、高流量氧疗、无创通气、有创通气、俯卧位通气、肺复张等多种方法治疗后,效果欠佳。郴州医疗队队长李云峰、戴新贵及多名专家会诊后一致认为,应积极给予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才能为患者抢得一线生机。
据了解,ECMO是一种用于协助重症心肺衰竭患者进行体外呼吸循环的急救设备。其原理是将血液从静脉中抽出,流经膜肺氧合血红蛋白并清除二氧化碳,再将经过气体交换的血液输回患者体内。这一设备可暂时替代病患的心肺功能,所以也俗称“人工心肺机”。被誉为“危重病人的救命稻草”。
与死神赛跑,分秒必争。郴州医疗队在戴新贵博士的带领下,邝代斌、卢礼齐等多位队员迅速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只为尽快为患者搭建生命通道。
“人工肺”需要在患者两处股静脉建立血液通道,将引流和回血管道置入下腔静脉。但厚重的防护服、汗水模糊的护目镜、不可调高的普通病床以及病人偏胖的体型和位置过深的股动、静脉,让操作变得异常困难。如何在隔离病房病床边安装好ECMO,此时成了最大的问题。戴新贵迅速穿戴好防护服及手术衣进入隔离病区,团队经过40分钟紧张的手术操作,成功为患者搭建好ECMO血管通路。
术后,患者氧合情况随即好转,血氧饱和度提升到95%以上。闯过这一关后,郴州医疗队将继续对他进行后续治疗。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 胡用梅 刘振 吴蕾 曾拓业
编辑:龙芳华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