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散文:神奇的苏仙岭(下)


       樊忠达/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是北宋词人秦观在郴州写的《踏莎行.郴州旅舍》。这首蜚声词坛的美词,苏轼看后爱不释手,在秦观去世后,将词写在自己的扇子上,还附了“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的跋语。后来米芾把秦观的词和苏轼的跋书写下来,流传于世。南宋年间,郴州知军邹恭命人将秦词、苏跋、米书一并摹刻在苏仙岭的岩壁上,形成高52厘米、宽46厘米的摩崖石碑,世称“三绝碑"。自此以后,文人墨客到郴州都要来此朝拜,成为郴州最负盛名的文化名胜。



世事沧桑,物是人非。这一名胜古迹渐渐被人淡忘遗留在了草木丛中。万幸的是,1963年3月12日,时任郴州地委书记陈洪新随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到停靠大托铺车站的专列車厢里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毛主席问起郴州“三绝碑”来,才在苏仙岭寻找到著名的“三绝碑”,后建碑亭,塑秦观铜像以之纪念。



1963年,时任中共中南局书记的陶铸来郴州视察时看了“三绝碑”后和词一首:


翠滴田畴,绿漫溪渡,桃源今在寻常处。英雄便是活神仙,高歌唱出花千树。


桥跃飞虹,渠飘束素,山川新意无重数。郴江北向莫辞劳,风光载得京华去。


从此,“三绝碑"又添一绝。



苏仙岭山脚的遇仙桥旁有一高檐翘角,古意斑斓的仿宋建筑,周围老树苍苍,门前湘竹丛丛,樱花树树,这是1989年重建的秦少游纪念馆一一“郴州旅舍”。春寒料峭的阴雨时节,站在遇仙桥上,目睹这万木丛中孤零零的“郴州旅舍”,一种悲凉之感油然而生。


微信图片_20190221143352_副本_副本.jpg


苏仙岭还因张学良将军而得名。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开始了漫长的幽禁生活,辗转于浙江、安徽、江西、湖南、贵州、重庆、台湾等地。1937年冬至1938年春,张学良将军被囚禁在苏仙岭上。苏仙观正殿后面偏房的门楣上写着“少帅室",门旁一副对联:“请战有功当年临潼已兵谏,爱国无罪此日南寇作楚囚。”这就是软禁张学良将军的“屈将室”。现已辟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代枭雄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身陷囹圄,有志难酬,报国无门,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忧愤与不平,挥毫写下“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的愤懑心迹。曾经住过的厢房窗前的桂花树上也留下了他拔枪怒射的累累弹痕。



张学良将军为了民族大义,不顾自己的安危,与杨虎城将军一起毅然发动西安事变,使国共合作抗日的民族大局得以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张学良将军的伟大一身,必将为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所牢记。



苏仙岭就是这样的一座名山,她的悠幽仙境、她的海渊福气、她的名胜古迹、她的传奇故事,令人神往、拜祈、流连、追忆。



今天的苏仙岭,已成为著名的4 A级旅游景区,亦是郴州人们休闲健身的最佳去处。



明代工部右侍郎罗明游苏仙岭诗云:


行上山来更上山,


白云深处是仙关。


望中吴楚乾坤大,


坐底松乔日月闲。


岩草翠摇鹦鹉绿,


涧花红染鹧鸪班。


登临未了残诗句,


付在烟莎雾柳间。”

来源:红网

作者:​樊忠达

编辑:朱丽萍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2019/02/21/512221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