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哲学里的郴州 | 北湖的“心”服务:让风景抵达人心

这个“十一”假期,你在哪片景区人海里“冲浪”?当“人从众”模式全面开启,各大景区如何提升体验、宠好游客,成了一道实实在在的考题。

“十一”假期,北湖区仰天湖大草原游人如织,秩序井然。

北湖区仰天湖大草原,依然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八方来客。而与往年一样刷屏社交媒体的,除了如画的风景,还有游客们自发写下的满屏真心点赞。

一位网名叫“平子”的深圳全陪导游多次带团前来,这次她在“小红书”上写道:“从去年国庆堵到晚上十点才到市区,到今年一路畅通无阻,郴州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这话道出了许多游客的共同感受。而这份被夸上热搜的“宠客”成绩单,背后正是北湖区真正把“游客体验”放在心里,用“郴心服务”做出的一次漂亮实践。

智慧疏堵,让“堵心路”变“舒心途”

曾几何时,“堵车”几乎是游客对仰天湖景区的共同印象。蜿蜒的郴仰公路上,排起长龙的车辆让再美的风景也难掩旅途疲惫。

北湖区清醒地认识到,交通拥堵不仅是影响游客体验的“首要痛点”,更是制约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堵点”。

破题之道,在于“扩容”与“智慧”的双轮驱动。

一方面,以“硬件扩容”疏通交通脉络。这个假期,北湖区新开放3个片区7个停车场,新增1100余个停车位,车位达到4200余个,系统织就了一张“快进慢游”的交通网络。在仰天湖湿地公园宣教广场,车辆有序停放,游客从容搭乘3至5分钟一班的免费接驳车,轻松抵达景区入口。

仰天湖湿地公园宣教广场,这个接驳点新增1100多个车位。

另一方面,用“智慧管控”提升调度效率。真正的智慧隐于无形:4块智慧大屏实时播报路况与车位信息,无人机空中巡弋、远程喊话疏导,形成“空中+地面”一体化数字管控体系,推动交通管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见”转变。

10月5日,指挥中心通过智慧系统发现S566路段有车辆异常停靠,敏锐判断可能出现状况。一场多部门协同救援随即启动——骑警率先抵达,不到10分钟,公安、文旅、景区等10余人救援力量集结完毕,不到半小时便成功帮助车辆脱困。

车主黄女士感激地说:“没想到响应这么快,接二连三的人都来帮我们。这里不仅景美,人更美。”

“现在我们不是在等报警,而是在问题发生前就已出动,争取事发后3分钟内赶到现场。”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凯说。

暖心守护,从“安全网”到“安心网”

旅游的本质是追求美好体验,而安全,是一切美好的基石。

北湖区通过机制创新,将警务保障前置,构建起一套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事中干预”延伸的全新体系。

这一创新的核心之一,是国庆前成立的西南片区中心警务室。它整合了偏远山村警力,配备警用摩托车,打造出一支反应迅捷的山区“轻骑兵”。

“中心驻点+流动巡防”的新模式,将平均处警响应时间从过去的40分钟大幅缩短至20分钟以内。国庆期间,60名骑警日夜穿梭于蜿蜒山道,成为游客眼中最醒目的“流动安全灯塔”。

与此同时,北湖区构筑起覆盖政府、公安、文旅、医疗、交通、乡镇、村社的“大协同”应急网络。每个关键节点责任到人、实时响应,确保任何突发情况都能第一时间高效处置。

一系列救援案例,成为“郴心守护”的最佳注脚:

10月2日,长沙游客车辆为避让小狗滑入沟渠,鲁塘派出所执勤人员迅速组织徒手抬车。感动不已的车主在朋友圈写道:这份不期而遇的温暖,是这个假期最珍贵的礼物。你们在,安全感就在。

事后长沙游客车主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感谢长文。

10月3日,游客任女士在山坡突发休克晕倒,民警、消防、医护三方联动,3分钟内响应,10分钟人力转运至山下救护车,上演“生死时速”,为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广东摩友彭先生车胎漏气,正当无助时,路过的安源村村支书肖海主动上前,联系修车师傅、协助维修,十分钟排除故障。“本来以为要耽误很久,没想到这么快!”

还有游客身份证遗失却未察觉,民警主动联系“送证上门”……这些看似寻常的“小事”,共同编织成一张让游客倍感安心的防护网。

服务入心,于细节处见真情

如果说交通顺畅是旅游的“骨架”,安全守护是“根基”,那么温暖贴心的服务则是其流动的“血肉灵魂”。

在高铁郴州西站出站口,“北湖来接站”活动将服务主动前置:工作人员手持印有预约二维码的景区风光手卡,热情迎候每一位抵达的游客;同步奉上的精美文旅地图,让游客刚踏出车站就收获“预约提醒+游玩指南”的双重便利。

这一创新举措,让“郴心服务”从入郴第一站便已开启,贯穿游客整个旅程的始终。

游客在接驳点有序乘车。

驱车通往仰天湖大草原景区,基础服务“无微不至”。郴仰公路完成提质,接驳区搭建起200米遮阳遮雨长廊,配套公厕、饮水点、充电桩,气象观测站实时预警……这些微小的升级,构筑了游客安心畅游的暖心基础。

文化体验“候车即享”。北湖区巧妙地将“等待时光”转化为“文化小课堂”。“北湖来接站”服务复制延伸到景区内外,在宣教广场、景区门口的接驳点,“沉浸式候车体验区”融合郴州非遗魅力,对诗、对歌、知识问答等互动,让游客未入景区,先品郴韵。

在接驳点,趣味抽奖解游客排队的乏味。

情绪价值“主动创造”。该区文旅工作人员下沉一线,在景区内外设置了多个“元气集气亭”,通过增设“吹气球”“打气互动”等情绪释放环节,将游客的等待焦虑、行程疲惫,转化为趣味体验与情感共鸣,并24小时待岗在线收集处理游客需求意见,提升“郴心服务”品质。

景区内外设置了多个“元气集气亭”释放游客情绪。

北湖区文旅广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冰峰今年度过了一个“不太忙”的假期。往年的小长假,他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各种投诉和求助应接不暇。而今年,“事情少了很多”。

这种“清闲”,是“郴心服务”系统成效的最直观体现,是服务前置、管理优化后结出的最美果实。“我们就是做好每一寸服务,注重每一个小细节。”朱冰峰说。

最美的风景是人,而比人更美的,是一颗真诚服务的心。

在北湖,这颗名为“郴心”的服务之心,让山水有了温度,让旅途成了归程。极致的服务,不只是解决问题,更是基于同理心的主动关怀。它让游客带走的,不仅是相机里的风光,更是一份“被珍视”的记忆。

而这,正是文旅产业最深厚、最持久的竞争力。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用梅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54/99/1533601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