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水郴州 向绿而行丨产业转型的郴州路径

作为“有色金属之乡”,郴州曾因资源开发陷入“矿竭城衰”的困局。如何在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间找到平衡点?郴州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重构发展逻辑:永兴稀贵金属产业整合重组,让“城市矿产”焕发新生;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融合冷水资源与绿色能源,被纳入全省两大算力集群;汝城创新“茶园+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将传统农业升级为生态旅游经济……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机制改革“三箭齐发”,郴州蹚出了一条传统产业绿色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协同发展之路,为同类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转型样本。

涅槃智变

——永兴稀贵金属产业“零矿千亿”的绿色崛起密码

吃“废渣”,产“金银”。在永兴,稀贵金属产业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腾笼换鸟”:无原矿资源,却凭借“吃干榨净”工业废料的循环模式,将矿产开发利用率提升至98%,成为全国稀贵金属绿色发展的标杆。

破局

从“散乱污”到“集约化”

因冶炼而声名远扬的永兴县,是一座没有银矿的“中国银都”,稀贵金属综合利用产业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循环经济产业。但中小企业多、龙头企业少、园区布局分散,加上粗加工产品占比大、产业链较短,始终制约着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永兴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产业重组,依托“链长制”统筹产业链整合,关停“散乱污”企业,引入贵研铂业、格林美等14家龙头企业,构建“一区四园”协同发展的集约化格局,截至2024年底,该县整合出49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政策引导,金属综合回收率上升至98%,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上升至97%;废水实现了零排放,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置率更是达到了100%。企业也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升级”,园区亩均税收从5万元跃升至30万元。

焕新

技术革命驱动“绿色智造”

走进今天的永兴贵研资源有限公司的电解车间,企业自主研发的“短流程电解银技术”正将生产周期从48小时压缩至22小时,银粉纯度提升至99.99%,能耗降低40%。这正是产业升级的“技术密码”。

以创新为动力,向科技要效能,永兴正以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焕新升级:金业环保首创“废渣-岩棉”资源化技术,年处理废渣50万吨,以循环技术突破新增产值3亿元;雄风环保开发“电子废弃物绿色回收”工艺,稀有金属提取率提升至95%。

创新还带动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截至目前,永兴经开区已建成5个智能车间、28个智能工位,关键工序自动化率超80%;晶讯光电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金润、雄风获评全省原材料工业“三品”标杆企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14家。

绿色工艺也在该县实现了迭代,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9%,年节水超500万吨;推广清洁能源替代,园区碳排放强度下降35%。

研发投入是转型的底气。2024年,永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5%,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4家,12项绿色技术落地应用,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33亿元。

重生

“城市矿产”撬动千亿集群

“零资源”的永兴,如今每年从全球回收含金属废料200万吨,提炼白银6000吨(占全国25%)、铋碲等金属21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稀贵金属再生基地。

有效统计数据显示,稀贵金属产业营收从2019年的400亿元增至2024年的1100亿元;高纯银、高纯碲等产品打入半导体、航天领域,附加值提升50%;铋、碲产量占全球60%,白银连续15年产量全国第一。

永兴经开区内,一条“废料回收—精深加工—高值应用”的全产业链已然成型。永兴的“腾笼换鸟”,不仅是产业的重组,更是发展理念的颠覆。通过“政策引导+技术革命+集群效应”,这里将“城市矿产”转化为“绿色资本”,书写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典范。

“过去拼资源,现在拼技术;过去比规模,现在比质量。”永兴经开区负责人表示。未来,该县将瞄准“碳达峰”目标,建设零碳园区,打造全球稀贵金属循环经济高地。正如车间里轰鸣的机器声,永兴的转型之路,正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碧水为墨 绿电为笔

——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以“水制冷+绿供电”谱写新旧动能转换新篇章

在资兴市东江湖畔,一座以“冷水孵热产业”的绿色奇迹正悄然生长。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核心项目,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依托“水制冷+绿供电”双优势,不仅刷新了数据中心的能效,更成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的标杆性实践。在这里,冷水资源与绿色能源的深度融合,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开辟了一条生态优先的创新路径。

自然冷却与绿电矩阵的“降本增效”密码

冷水资源赋能“零碳制冷”。东江湖得天独厚的冷水资源(水温常年稳定在8℃~13℃),为数据中心提供了天然“空调”。通过自然冷却技术,冷水直接输送至机房,替代传统电力空调制冷,使园区数据中心综合用电成本降低38.5%,PUE值稳定控制在1.2以下,节能水平领跑全国。据统计,仅制冷环节,园区每年可节电超50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万吨。

绿电矩阵打造“零碳供能”。园区整合周边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构建年发电量达20亿度的绿电矩阵,叠加用户侧储能系统,实现“削峰填谷”与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园区用电成本压缩至0.45元/千瓦时,较传统数据中心降低近40%。这一“冷电储”三位一体的能源体系,使东江湖成为全国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被誉为“会呼吸的数据中心”。

在国家政策与区位优势的双重加持下,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已吸引华为、腾讯、阿里等20家头部企业入驻,服务器规模突破50万台,形成政务、金融、互联网三大核心产业集群。园区签约项目涵盖5个数据中心、4.9万个机架,算力规模稳步向2030年8EFLOPS目标迈进。

“链”动产业升级,激活传统动能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长株潭城市群高铁“1小时经济圈”,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灾害低风险优势,成为全国东西部数据交互及粤港澳大湾区灾备的核心承接地。湖南省政府出台专项政策,推出“四个一”服务体系(一对一对接、一分钟响应、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为入驻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护航。

如今的产业园,不仅带动了数字经济的集聚,更通过智能化改造赋能传统产业。湖南省电子政务云、长沙政务云等“上云”项目在此落地,推动政务效率提升;资兴经开区九任智算产业链项目总投资10亿元,开展机箱、机柜、服务器等大数据相关产品的研发及生产;郴州高新区致远液晶模组生产项目总投资3.5亿元,建设4条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屏生产线。这些项目填补了郴州在硬件制造环节的空白,推动了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借力云计算实现“智造”转型,新旧动能转换的“郴州路径”初现成效。

展望未来,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将持续深化“水+电+储”协同创新,拓展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应用场景,致力打造全国首个全自然冷却数据中心示范基地。

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的蓬勃生长,印证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共赢之道。在冷水与绿电的交响中,这里不仅书写了数字经济的“冰与火之歌”,更为中国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样本。随着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这片“绿色数据谷”正以昂扬之姿,向世界输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这座湖畔的“绿色灯塔”,也将继续照亮全球数字基础设施的低碳之路。

茶旅融合绘新卷

——汝城硒山茶乡的生态农业创新实践

在汝城县泉水镇旱塘村,连绵的茶山与青瓦白墙的民宿交相辉映,茶香与笑语交织出动人画卷。近年来,旱塘村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硒山茶产业为核心,创新“茶园+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将传统农业升级为生态旅游经济,带动农户收入翻番,成为全国生态农业创新的鲜活样本。

从“卖柴为生”到“茶香致富”

旱塘村平均海拔800米,土壤天然富硒,硒山茶以“香高持久、甘甜爽口”闻名。然而,过去因产业单一、交通闭塞,村民长期以砍柴为生,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村集体成立旱塘茶叶专业合作社,整合零散茶园,推行“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组织引导村民大力发展茶产业,逐步建成5800亩标准化生态茶园,年产茶100余吨,年产值突破1500万元。

“以前砍柴一天挣不到20元,现在采茶旺季每天能赚300多元!”茶农袁件星感慨道。通过土地流转、茶园务工和合作社分红,带动茶农人均年创收3.8万元,260亩的集体茶场也为村集体每年带来20多万元的收益。

茶旅融合激活“绿水青山”

为延伸产业链,旱塘村投资1600万元打造“茶旅融合”新场景:修建10公里观光游道、12座茶山观景亭,推出采茶、制茶、品茶体验项目,茶园变景区,游客在此可沉浸式感受硒山茶文化;利用闲置房屋改造6家茶主题民宿,开发“茶园星空露营”“硒山茶宴”等特色产品,让农舍变民宿,该村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连续举办农旅文化节,通过茶艺表演、电商直播、非遗展演等活动,在吸引游客消费的同时,带动茶叶线上销量增长40%。

生态创新守护“绿色家底”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旱塘村严守生态底线;全面禁用化学农药,采用生物防治和有机肥,茶园借此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最美茶叶村”。

与此同时,该村还成立了环保志愿服务队,推行“门前三包”制度,通过社区共治,村庄绿化率达85%,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

“茶园是‘绿色银行’,保护生态就是守护饭碗!”这已经成为村民们的共识。如今,通过茶旅融合,旱塘村实现了茶园亩均产值从3000元提升至8000元,生态价值转化为真金白银。

从“砍柴佬”到“茶掌柜”,旱塘村的蜕变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在这里,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生态农业的创新基因,每一缕茶香都飘荡着乡村振兴的幸福滋味,为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汝城方案”。

来源:今日郴州

作者:唐丽 罗海勤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9/98/1493379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