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兴市唐洞街道:春日大棚育秧忙

微信图片_20250407164909.jpg

机械化智能育秧播种。

红网时刻新闻4月8日郴州讯(通讯员 李科 李苗溪 李铁南)4月7日,春日暖阳,在资兴市唐洞街道高标准集中育秧大棚内一派繁忙的景象,当地农业合作社正组织农户抢抓农时,开展早稻集中育秧,奏响了春耕“进行曲”,助推春耕备耕跑出“加速度”,为今年的粮食丰产丰收打下了基础。

微信图片_20250404212929.jpg

有序摆放秧盘。

大棚内,上千个装满谷种的秧盘整齐排列,一颗颗经过催芽机智能催发的水稻种子悄然破土而出,长势良好,满眼嫩绿,惹人欢喜。资兴市绿世纪粮油专业合作社管理员陈圣彪和聘请务工的村民穿梭其中,摆放秧盘,查看秧苗长势,操作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确保它们有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我们这座大棚刚建成不久,首次投入使用,新大棚、新技术,有效降低育秧成本,还显著提高了秧苗的成活率和出芽率,确保了秧苗的品质。”陈圣彪瞅着新嫩的秧苗满脸欢喜。

微信图片_20250407164318.jpg

育好的秧苗。

唐洞街道镜塘村作为资兴市有名的双季稻核心示范区,一直致力于提升粮食生产水平。为了保障春耕生产,唐洞街道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镜塘村建设了占地 4600 平方米的高标准育秧大棚。大棚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一键实现浇水、施药、施肥以及温度、湿度的精准控制,实现了育秧过程的智能化、科学化管理。“单次育苗可达到700亩,大大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为春耕备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唐洞街道镜塘村党总支委员黄志平说。

近年来,唐洞街道坚持“因地制宜、科技赋能、节本增效”的原则,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新装备,通过温室大棚建设,将控温、控湿、控光、水肥喷淋滴灌、生物防治等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应用于粮食生产、果蔬产业等,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同时,积极落实各项粮食种植补贴、农机补贴等政策,大大降低了种粮户的种植成本,进一步调动种粮大户的积极性,有效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产业振兴。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李科 李苗溪 李铁南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8/90/1485176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