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成家
九月的风裹着湘江的湿润,漫过湖南科技大学的校门时,连带着心底的记忆也泛起了涟漪。2013年,毕业十周年聚会重返校园的那一刻,我驻足凝望——那座灰白与黛青交织的主教楼,在晨光里像被时光细细摩挲过,静默地立着,却似有千言万语,要顺着风絮絮道来。
校园香樟依旧撑起浓荫如盖,阳光穿过叶隙,在人行道上洒下跳跃的光斑,像极了散落在岁月里的记忆碎片,明亮得晃眼。明湖的水面泛着熟悉的粼粼波光,几只白鹭低低掠过岸边的芦苇,翅膀划过空气的轻响,竟与十四年前我在此奔跑、思索、成长的脚步声,轻轻叠在了一起。
怎能忘记初入校园的那个夜晚?露天剧场的迎新晚会正热闹开场。舞台上灯光璀璨,歌声裹着晚风飞扬,我们坐在微凉的石阶上,彼此还带着初识的拘谨,却会跟着旋律一同鼓掌、欢呼。夜空中的星辰格外明亮,仿佛也为这群初来乍到的少年点亮了光,一种“我是湖科大人”的归属感,就这样悄悄在心底生了根。那片满是欢声笑语的剧场,原是青春里最初的相遇与感动,最温柔的见证。
三月的樱花园,是校园最柔软的诗行。粉白的樱花缀满枝头,像堆了满身的云霞,微风一吹,落英便如雪般簌簌飘落,引得不少游人驻足。我们曾踩着满地花瓣走过,笑声混着花香飘得很远,那些与春光一同定格的瞬间,早被妥帖地写进了青春的扉页。待六月来临,听雨轩又换了模样——荷叶亭亭如伞,初绽的荷花顶着粉白的瓣儿立在水中央,若逢淅沥雨声,倚着栏杆望去,雨丝打在荷叶上溅起碎珠,恍惚间竟像坠入了江南的旧梦。
校园旁的快活林里总飘着最浓的人间烟火气。十几家小餐馆亮着暖黄的灯,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一碟镬气十足的小炒,不知慰藉了多少个思乡的夜晚,又熨帖了多少回疲惫的心。到了周末,桃园路更是成了不眠的青春剧场:富有歌舞厅里,旋转的灯球映着我们跃动的身影,老歌混着笑声飘出窗外;OK影都昏暗的厅内,藏过多少少年人说不出口的悸动心事。它们或许简陋,却实实在在盛放着我们最炽热、最鲜活的时光。
指尖再触校门斑驳的纹理,没有了初遇时的悸动与不安,只剩深切的感恩与绵长的怀念。湖科大,您是我青春里最厚重的注脚,是梦想扎根的土壤,更是无论我走多远,都会频频回望的精神原乡。
犹记初来那日,我攥着烫着墨香的录取通知书,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也藏着对未知的忐忑。是您,用宽厚的怀抱接纳了懵懂的我,有博学的师长指引我前行,用丰富的课堂滋养我成长。在这里,我不只学会了专业知识,更懂得了如何独立思考、如何咬牙坚持,如何带着温柔与世界相处。
回望高三那段披星戴月的日子,那些被墨香与星光浸透的夜晚,如今想来,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义。正因为曾拼尽全力奔跑,我才得以走进您的怀抱,遇见更好的自己,写下无悔的青春篇章。而您,湖科大,正是这一切的起点。
校园里的每一缕桂香,都裹着故事与深情。它会让我想起老家院子里的桂花树,想起母亲亲手做的桂花糕,想起老校长站在桂花树下,那铿锵有力的勉励。更会想起无数个清晨与黄昏,我在这里读书、思索、与挚友交谈,在时光里慢慢长大。桂花年复一年地开,我也在您的呵护下,一岁一岁地汲取力量。是您让我相信,每一次默默的沉淀,都是为了下一次更绚烂的绽放。
如今虽已走出校门,可您赋予我的视野、勇气与力量,始终伴着我前行。您教会我的,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能受用一生的精神与品格。我怀念图书馆里挑灯夜读的安静,怀念教室里与同学争论问题的热烈,怀念升旗仪式上的肃穆,甚至怀念食堂里那碗再普通不过,却暖到心底的红烧肉……
湖科大,您是我记忆里最温暖的回响。愿下次归来时,我仍能在熟悉的桂香里,在樱花纷飞的路上,与您重逢。那时,我定会轻声道一句:谢谢您,让我成为了今天的我。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王成家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