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桂东县村民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到处是村民种满的花豆,一串串饱满的豆荚挂满藤蔓。村民小心翼翼地摘下一颗布满红色经络花纹的豆子,眼中闪烁着希望:“别小看这花豆,它可是我们村民致富之一的‘金豆豆’。”
享有 “豆中之王”美誉的桂东花豆,在本地被称为“相心豆”。这个浪漫的别名源自一段古老传说——相传北宋词人秦少游曾以此豆为信物,赠予心上人苏小妹,成就一段佳话。当地至今流传着“常食东坡豆,勿作花心郎”的民谚。
2024年夏季,桂东县5000余亩花豆迎来丰收,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忙碌的身影。这些红白相间的豆粒,即将从湘南山坳走向全国市场。
相思信物:桂东花豆的千年情缘
在桂东县花豆是 “相思豆”的由来颇具诗意——相传大文豪苏东坡被贬时途经此地,留下了这个充满文学气息的豆名。
“别人定情送花,我们桂东人送花豆。”当地一位老农讲述着代代相传的故事。在桂东的婚俗中,花豆是必不可少的爱情信物。新人婚礼上,一碗用花豆烹制的佳肴寄托着“同心同德”的美好祝愿。
这种文化传承与七夕节庆形成了奇妙呼应。每年七夕,桂东县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2013年,该县在七夕期间举办了“南国相思红豆村之旅暨桂东首届情歌演唱会”,吸引了来自广东、长沙等周边省市的300余名游客。
“牛郎织女”在红豆杉王树下依偎的场景,成为当年活动中最动人的画面。参与者每人获得了一双象征爱情甜蜜的红豆果,延续着以豆传情的古老传统。
“豆中之王”:一颗花豆的营养与经济价值
花豆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文化层面。桂东花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含有17种氨基酸,属于高蛋白质无脂肪的保健食品。
“童年是一碗奶奶熬的八宝粥,入口绵密、沁甜。至于到底是哪‘八宝’熬成的粥,小孩子大多不曾深究。”湖南省自然历中这样描述花豆的美味,“它是八宝粥里的口感担当,全身布满红色经络花纹,种皮较薄,煮熟后入口‘爆浆’,豆沙软糯又入味。”
这种“可盐可甜”的食材用途广泛。女性喜欢用糖烹煮成蜜花豆或豆沙搭配甜品;家庭主妇则擅长用它煲汤,能有效降低肉类中的脂肪。花豆炒肉等是桂东人舌尖上的美味佳肴,逢年过节和吃酒席总少不了花豆这碗主菜。
经济价值同样可观。花豆从每年7月挂果可持续到10月,周期长达4个半月。每亩可产400斤干花豆,市场价格每斤7元,亩产值达3000元左右。
在桂东县特有的生态环境加持下,花豆品质尤为出众。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的桂东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8.29%,为花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使这里的豆粒格外饱满而富有光泽。
产业崛起:从零星种植到支柱产业
花豆产业在桂东的规模化发展始于2007年。当时,大塘镇引进生态农业公司投入资金上百万元进行推广开发。
2024年,全县花豆种植面积已达5080亩,仅大塘镇东坡村就种植500余亩。该村成立了花豆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销售、发展深加工、品种改良等全方位支持。
金融支持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桂东农商银行把花豆产业作为重点支持项目,发放花豆类产业贷款2090万元,利率普遍低于其他产业贷款。
“桂东农商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真心实意地架起了富民的‘连心桥’。”鑫甜花豆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鑫感慨道。该合作社成立初期获得45万元贷款支持,如今每年能创造65万元经济效益。
深加工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氧天下山货集团新建了20000立方米的冷链物流中心,建立了集称量、罐装、充氮、封盖一体化的农产品干货加工厂,完成了蜂蜜、花豆等30多种农产品的SC认证。
走出大山:消费扶贫打开广阔市场
如何让深山里的优质花豆走向全国?桂东县探索出创新路径。
2019年,桂东县氧天下山货集团与中国中铁公司达成消费扶贫合作协议。仅2019年1月就完成16批次订单,销售花豆、野桂花蜜、红薯干等山货产品50万多斤,销售额112万元。
“通过消费扶贫带动,桂东山货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受到都市众多消费者青睐。”氧天下集团负责人介绍。截至2019年6月底,该集团销售收入达765万元。
线上渠道同步拓展。桂东县充分发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优势,在淘宝、京东等平台开通“桂东特色产品馆”。2023年6月,中国中铁、杭州有赞商城等网络销售平台正式启动,氧天下山货产品进入更广阔的市场。
线下活动同样精彩。2025年6月,新坊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豆肴”表演赛。400余张“豆票”让19家土特产销售商、31家小吃摊前人头攒动,游客可用“豆票”抵扣商品价款,有效拉动了当地消费。
未来蓝图:打造桂东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站在产业发展的新起点,桂东县为花豆产业绘制了更宏伟的蓝图。
“把花豆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打造成桂东品牌,提高桂东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共识。这一战略在全县推广开来,2024年全县花豆种植面积已达5080亩。
农商银行持续提供金融支持。该行将花豆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从种到收,再到加工销售一路护航”,始终把花豆产业链发展当做农民致富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实。
文旅融合开辟新路径。新坊乡以“四城”建设为契机,依托龙溪瀑布、红色展览馆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2024年该乡游客量达20万人次,农特产品成为游客喜爱的“纪念品”。
“以前,由于缺乏市场带动,桂东特色产品长期落在深山无人识。”县扶贫办工作人员坦言,“如今通过消费扶贫拓宽销售渠道,花豆等山货产品已成为城市居民的抢手货。”
夕阳西下,新坊圩街的“豆肴”厨艺大赛落下帷幕。400余张“豆票”在游客手中传递,换走了一袋袋印有“氧天下”商标的花豆产品。
在冷链物流中心,工人们将今年首批干花豆装入充氮包装。几天后,这些产自桂东山区的“相思豆”将出现在北京、上海的精品超市,以及中铁消费扶贫APP的页面上。
“从爱情信物到致富金豆,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传统,更是未来。”桂东一位村民抚摸着“相思豆”脉脉含情地望着窗外浮想联翩……今年的花豆藤蔓正奋力攀向新的高度,如同这个山区小县的致富之路,延伸向更远的地方。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邓旭雄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