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9日郴州讯(记者 胡用梅 通讯员 刘克坚 周立志 彭怡哲)清晨六点半,天刚蒙蒙亮,桂阳县樟市镇高塘村的刘白平就挎着竹篮走进菜地,麻利地摘下新鲜的辣椒、豆角和茄子。但这一次,她不用赶早集、不用等商贩,而是径直走向村里的“易货超市”——在这里,她的蔬菜能直接换成洗衣粉、大米,甚至折现成钱。
农民用富余的农产品兑换生活必需品。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买卖,而是桂阳县正在推广的“城乡易货”新模式:农民用富余的农产品兑换生活必需品,城市居民则吃上直达餐桌的生态菜。每周二和周五,樟市镇高塘村易货超市总是热闹非凡。
农民用富余的农产品兑换生活必需品。
“现在不用出村就能把多余的农产品换成生活用品,特别方便。”村民刘白平告诉记者。据了解,该模式采用灵活的兑换方式:50元以内全额易货,超过50元则按60%易货、40%现金结算。
高塘村妇联主任刘金铜介绍,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村里还提供上门服务。“我们会主动上门收取农产品,再把他们需要的生活用品送过去,真正实现了便民惠民。”
为确保农产品新鲜度,所有收购的农产品都会通过冷链车及时运往城区商超和市场。这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也让城市居民能够享用到更新鲜、健康的农家菜。
自2022年10月启动以来,"城乡易货"模式已在全县设立20个试点。数据显示,距离城区较近的试点每次平均收菜价值约600元,较远地区则可达3500元。方元镇燕塘社区等试点的高效运转,为全县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桂阳县供销合作联社党组副书记李军亚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持续优化运营模式,二是丰富商品种类,三是加强与供应商合作以降低成本。通过深化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为农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农民、市民和企业的三方共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用梅 刘克坚 周立志 彭怡哲
编辑:龙芳华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