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8日郴州讯(通讯员 李丹霞 王杰勇)眼下正值夏收夏种的“双抢”黄金时节,永兴县各乡镇农户们正趁着晴好天气,紧锣密鼓地开展早稻收割工作,全力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归仓。
走进鲤鱼塘镇省级万亩水稻示范区,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翻涌起层层金色稻浪,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阵阵清香,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曾永耒正熟练地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作业。脱粒后的稻谷如金色的瀑布般从收割机传送管中倾泻而下,随后被有序地装车运往烘晒场地。
曾永耒是鲤鱼塘镇石溪村的种植大户。回忆往昔,他感慨万千:“以前,田地排水和灌溉极为不便,机耕道也不完善,机械作业困难重重。”然而,随着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的推进,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机械能够轻松进出农田,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未成熟稻穗的浪费现象显著减少,成本节约了30%以上。曾永耒今年种植了240多亩水稻,每天有10多名工人协助他进行农事操作。预计到7月中旬,他的早稻收割工作将全部完成。收割结束后,他将立即开展翻耕整地工作,无缝衔接晚稻的插秧抛秧作业。
曾永耒有着10多年的水稻种植经验。今年,他种植的早稻主要品种为“中早39”和“中早44号”。这些品种生长周期短,具备高产、抗倒伏和适应力强等诸多优点。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的双重加持下,今年他种植的早稻平均亩产可达1000斤。不仅如此,曾永耒购置了全套农机设备,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这让他对水稻种植充满了信心。
近年来,永兴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生产,积极鼓励引导农户进行规模化种植。通过推广优质水稻品种、落实各项惠农补贴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激发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2025年,全县早稻种植面积达18.3万亩,大豆种植面积为0.7万亩,预计粮食总产量将达到27.6万吨。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李丹霞 王杰勇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