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最怕写语文作业,不是抄写就是刷题,现在邝老师的作业有趣多了!”郴州市第六中学初二2310班的学生小李兴奋地说。他口中的“邝老师”,正是该校优秀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邝兰兰。邝兰兰从教29年,始终致力于语文教学改革,尤其在作业设计上不断创新,让“减负提质”真正落地生根。
“作业不是负担,而是思维的桥梁”“语文作业不该是机械重复的‘体力活’,而应是激发思维、培养能力的‘催化剂’。”邝兰兰说。如何让作业既高效又有趣?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邝兰兰逐步构建起“基础·拓展·创新”三维作业体系。基础层注重知识巩固,但摒弃了简单抄写。比如文言文作业,她设计“文言文寻宝游戏”,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特殊句式或词汇,并制作成知识卡片。拓展层强调能力提升。在学习新闻单元时,她组织学生创办“班级电视台”,从采访、写稿到录制、剪辑,全程由学生合作完成。“我们组的班级宣传短视频获得了学校一等奖呢!”学生小郭自豪地说。创新层则鼓励个性表达。在《西游记》阅读课上,邝兰兰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人物,用PPT、漫画、微电影等形式进行创意展示。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既避免了“一刀切”的无效训练,又激发了学习兴趣。“三维作业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
“双减”政策实施后,邝兰兰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推出“项目式作业”——将语文学习融入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邝兰兰特别注重作业与生活的联系,每年的传统节日,她都会设计特色作业:春节的“家史访谈”、清明的“诗词踏青”、中秋的“月光诗会”……2022年寒假,她布置了一项特殊作业:“寻找家乡的年味”,学生们用短视频记录传统年俗,用散文书写家族故事,甚至有人学会了写春联。“这份作业让我第一次认真听爷爷讲他小时候过年的故事。”学生小陈在作业反思中写道。作为班主任,邝兰兰还将语文作业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班级日志不再是枯燥的记录,而是由学生轮流以“小编手记”的形式撰写;班会总结也变成了“新闻播报”,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的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学生小张说:“以前写作文总怕字数不够,现在采访、写稿、排版全流程参与,不知不觉就写了几千字!”此外,她还设计了“整本书阅读任务单”,用思维导图、读书沙龙、角色扮演等方式替代传统的读后感,让学生真正“读进去,说出来”。“项目式作业”融入了跨学科能力的培养,让语文走进了更广阔的生活天地。
作业量减少了,如何保证质量?邝兰兰的秘诀是“精准批改+个性反馈”。在作业批改上,邝兰兰独创了“三色批改法”:红色标注知识性错误,蓝色提出改进建议,绿色标记闪光点。个性反馈注重多元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她善于发现闪光点,经常在作业本上写下暖心的评语:“你的比喻很新颖,如果能把情感再写深一点,会更打动人哦!”“你的思考越来越深入了!”对于作文批改,她采用“面批+录音”的方式。学生小聂保存着邝老师发给他的语音:“你在描写外婆时抓住了青筋凸起的手这个细节,很好!如果能把菜市场的环境描写再丰富些,画面感会更强。”疫情期间,邝兰兰还开发了“云端作业博物馆”,将优秀作业数字化展示。这个做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精准批改+个性反馈”让作业真正有效。
“提质减负,我们一直在路上。”邝兰兰的作业设计改革不仅让学生受益,也带动了市、区语文教师的创新热潮。她主持的专题讲座《优化设计实施,落地核心素养》多次在市、县区域内分享,她对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的相关论文在《湖南教育》等刊物发表。“邝老师的作业设计既有理论高度,又特别接地气。”青年教师谭海说。如今,全市多所学校正在推广《创意作业设计手册》。“提质减负不是简单地少布置作业,而是要让每一份作业都发挥最大的价值。”邝兰兰说,“我希望学生不仅能学好语文,更能爱上语文。”在她的课堂上,作业不再是负担,而成了思维的乐园、成长的阶梯。
面对未来新的挑战,邝兰兰老师依然淡定:“作业改革的本质是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我的目标很简单——让作业少而精,让学习活而实。”
后记
29年教学生涯,邝兰兰老师见证了教育理念的变迁,但始终不变的是她对教学的热忱。“看着学生们从怕写作业到乐在其中,从应付了事到主动探索,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在她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届届学生留下的创意作业集。这些本子记录的不仅是语文知识,更是一段段温暖的成长故事。正如毕业生留言所说:“邝老师教会我们的不仅是语文,更是一种热爱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唐哲宁
编辑:何雨杏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