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罗家庆:乡村振兴领头雁 致富不忘家乡人

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杨壮壮 李康检 彭跃 夏太国 郴州报道

罗家庆系桂阳县莲塘镇两路村人,桂阳县红旺家庭农场创办者,2024年,被推举为桂阳县药材协会副会长,2023年,其创办的红旺家庭农场荣获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图片5.png

初心不忘来时路,滴水成川铸“秀才”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罗家庆,由于种种原因,读完小学就步入社会,在广东打工时做过伐木工人、建筑工人,也曾开过拖拉机。每当他回到家乡看到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务工,田地荒芜、农业生产停滞不前时,便感到十分惋惜。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莲塘人,他决定放弃在广东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回到两路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改变家乡的现状。

2011年,他怀揣着打工多年攒下的积蓄,再加上向亲友借的10万元钱,创办了桂阳县莲塘镇家庆玉竹种植基地。历经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了拥有员工40余人,固定资产达450万元的桂阳县红旺家庭农场。

发展种植业最核心的问题是种植技术,要想使种植的玉竹获得高产,必须学习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和生产设备的投资。为了掌握玉竹种植的先进技术,罗家庆先后到邵阳、怀化、广东连州、安徽亳州等地考察学习。同时积极请教市、县农业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和农校的有关专家,把一系列先进的玉竹种植技术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在玉竹种植的过程中,他统防统治(统一指导种植、统一施肥方法、统一组织测土配方、统一确定肥料品种、数量),取得了产量较当地农户平均水平高出15%的良好效益,为当地农民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如今的罗家庆已成为当地玉竹种植的行家里手,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玉竹“秀才”。

他深知要将传统的生产工艺与现代智能化技术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从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因此他引进新型智能化机器5台,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进行生产智能化改造,形成“种植-加工-储存-销售”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模式,从2021年传统工艺每年加工玉竹200余吨,到2022年提升至加工玉竹500余吨,同比加工效率提高了1.5倍。2023年其又购买2台新的玉竹加工设备,扩大了经营规模,生产效率再度提高。

图片6.png

人生起落无所惧,越挫越勇真“英雄”

在玉竹基地刚创办的几年,可谓顺风顺水,收入连年稳定增长。就在罗家庆信心倍增,准备大干快上时,没想到问题也接踵而至,2018年,他的玉竹种植基地爆发了根腐病,亏损一度高达10多万元。天生不服输的他,跑到田间地头,经过一段时间的梳理、思考,终于明白了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重要性。“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罗家庆认为转型升级是走出当下困境的唯一选择。

在家庭农场经营中,罗家庆边干边学,遇到困难从不悲观失望,更不气馁退缩,而是积极进取,分析研究,努力学习科学的种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逐步扩大种植规模,积极主动改变传统种植模式,靠改革创新生产理念。同时在莲塘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种植业,依靠银行贷款和信用社的担保贷款,扩大种植规模,引进先进设备,走出了一条规模经营的路子。

在罗家庆的带领下,红旺家庭农场以共同繁荣、共求发展为宗旨,以诚信树立品牌,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如今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现有厂房3间,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烤房2间,占地面积约160平方米,冷藏库5间,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通风库1间,占地面积约650平方米,为当地农民致富起到了良好的榜样引领作用。

图片7.png

致富不忘亲乡邻,多措并举为“共富”

通过十余年地不断努力,如今罗家庆已成为种植玉竹的专家,当地致富的领头雁。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他没有忘记为乡亲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只要有种植户来向他寻求帮助,不论是本村的还是外村的,他总是很热心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无偿提供技术咨询和种植技术,近年来为群众讲解技术问题近200次,到村民家中提供服务百余次,他无私地将多年在实践中摸索出的种植经验分享给其他种植户,获得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广大村民在看到种植玉竹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后,纷纷上门取经,积极效仿,大力发展种植业,都想通过种植玉竹发展家庭经济。头脑清醒的罗家庆敏锐地意识到了潜在的问题,他想到如果村民们盲目地发展种植业,很容易走上歧途,于是他主动引导村民改变观念,合理分流,搞特色种植,整合有限的土地资源,扩大生产规模,走专业化之路。

2021年两路村玉竹的种植面积约160亩,2022年达到210亩,2023年为330亩,2024年则提升至500亩。在罗家庆的带领下两路村的玉竹种植面积连年增长,村民们的腰包也日渐鼓了起来。

图片8.png

罗家庆始终认为一个好的企业不仅是在市场上搏击风雨,更应该拥有远大志向,承担社会责任。他在自身创富的同时,非常关心村中的弱势群体,在与两路村村支两委协调后,罗家庆为村中的脱贫户、监测户、特困供养户优先提供就业机会,这些困难人群每年大约能在红旺家庭农场挣到1.5万元,基本上实现了稳定脱贫。

近年来,红旺家庭农场为本地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从2021年固定工作人员20人,到如今的工作人员40余人,间接带动创业、就业500余人次,为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在红旺家庭农场的带动下,两路村出现了一批玉竹种植大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村民们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 杨壮壮 李康检 彭跃 夏太国

编辑:何雨杏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843/97/1424361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