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王冬媛 郴州报道
他常常挎着工具药箱穿行在桂东县寨前镇村村寨寨的养殖农户,面孔为当地人熟悉,很多村民却说不出他的职业。
从当初徒步入户到如今摩托车骑行入户,从乡镇动物防疫站防疫员到机构改革撤点后乡镇普通干部,工作27年来,他不变的是出门随身携带工具药箱,所以被不少村民认为是兽医,又因擅长生猪养殖和防疫技术,被熟悉的养殖户亲切地称为“猪(朱)专家”。而他总是笑着说:“叫我兽医或‘猪’专家都可以,我本就是寨前‘家’里的人”。
他叫朱向京,寨前镇人民政府行政综合政执法大队干部,2023届桂东县先进工作者。
朱向京挎着药箱骑行在桂东县寨前镇村组道路上。
浓浓大山情
今年46岁的朱向京出生于寨前镇新桥村农民家庭,祖祖辈辈都有饲养家畜家禽的习惯,他从小喜欢研究猪、狗和鸡等畜禽的生活饮食习性,从父辈手中学习传统养殖技术,中学毕业后,更考入兴趣所在的农校畜牧兽医专业。
1996年,朱向京毕业成为了新坊乡畜牧水产站职工,负责该乡过半区域的动物防疫。初出茅庐的朱向京满怀热情扑向农村大地,准备大显身手时却被当头浇了盆冷水——原来村民并不积极配合防疫员对畜禽进行动物防疫,认为“猪牛都好端端的吃喝,能有什么病?干嘛要打预防针?没问题都会打出问题来!”更有甚者,把新来面生的朱向京当成“江湖”骗子。
“真正深入农村,你就会发现善于群众工作与拥有专业技术同样重要。”时任新坊乡畜牧水产站站长李香正语重心长地朱向京说。从此,朱向京虚心拜李香正为师,跟在师傅后面一家家耐心做防疫宣传,同时发挥专长帮村民免费诊治畜禽疾病,通过一次次实践操作积累临床诊断和防治经验,几个月下来,能熟练诊治猪肺疫、流行性腹泻和流行性感冒等疾病。
跟着师傅李香正出门两年后,朱向京渐渐成了村民熟识的“兽医”,师傅也开始放手让朱向京单独完成动物防疫工作。
1998年春季的一天,朱向京来到新坊乡溪源村扶大妈家开展春季例行生猪防疫。扶大妈家每年都饲养4至6头猪,那是家里经济和孩子学费的主要来源,全家很是看重,历年来配合防疫工作。而当天,朱向京按常规操作一通预防针打下来,生猪却开始倒地不起、呼吸困难,朱向京和在一旁打下手的扶大妈目瞪口呆。
心里慌乱一阵后,朱向京镇定下来:“药没错,猪也没基础病,应是应激反应,用肾上腺素应该能行,试试看——”
给猪注射肾上腺素不久后,生猪逐渐恢复了呼吸,虽还较虚弱,但已无大碍。朱向京松了一口气——果然是应激反应造成的。他耐心地向紧张的扶大妈解释着不会有后遗症等病理知识,同时暗暗做好了被扶大妈痛骂一顿的准备。
谁知,扶大妈温和地说:“刚刚我也很紧张,以为几头猪就这么没了。但我相信你这位乡里来的专家,你以前也常跟我们说,猪打了预防针可能会过敏,但过敏完了就没事,没关系的。”
一番话让朱向京心头一热,原来被村民理解和信任的感觉那么温暖。
朱向京从此更慎重开展动物防疫,总结不同畜禽对不同品种疫苗的反应,根据经验总结出高致病的蓝耳病疫苗不得对孕期母猪注射,容易导致母猪流产——而这些经验,都是疫苗说明书上没有的内容。随着朱向京多次进修动物防疫以及兽医技术,他的兽医临床经验越来越丰富,牲畜防疫应激反应越来越少。随后,朱向京从新坊乡调任普乐镇、寨前镇动物防疫站,成为了站长,更成为了农户们熟知的“朱站长”“猪专家”。
朱向京指导寨前镇养殖户发展养殖产业。
漫漫人生路
在朱向京家里,一叠厚厚的荣誉证书里夹着一张老明信片,上面赫然写着“朱哥:感谢一路有你!你给我技术上的指导,人生上的引导!”落款人是黄绍雄。
黄绍雄是寨前镇中心村生猪规模养殖户。12年前,黄绍雄只是个在外打工有点积蓄、回乡创业却心存迷惘的年轻小伙。朱向京鼓励他养殖生猪,并表示愿意当师傅带好这个徒弟。于是,从养殖基地选址、养殖厂房建设到生猪品种选择,从挑选饲料到手把手教“打猪针”以及制定防疫计划,朱向京比自家事还操心,那段时间,黄绍雄戏谑“打给朱向京的电话比打给老婆的电话还多”。
在朱向京的指导下,黄绍雄也学会了有计划“打猪针”、按类别挑饲料,养殖基地首批喂养的100多头生猪顺利出栏,纯收入达5万余元。
尝到甜头的黄绍雄在2013年扩大规模养殖生猪200多头,但从外地购入的40余头猪仔一到养殖基地就产生应激反应,长达一个星期不吃不喝,个别还发烧。黄绍雄束手无策,只得请来朱向京,诊断用药后,猪仔仅过三四天全部好转。从此,朱向京更倾心“传帮带”,教会黄绍雄甄别和处理生猪常见病的方法。而今,黄绍雄养殖基地每年出栏生猪600余头,年纯收入超过24.5万元,已成为当地养殖示范户。
2021年开启生猪养殖产业的寨前镇砂坑村陈卫红,在朱向京的指导下开展技术创新,改造生猪品种,成功将“大白猪”品种与当地优良品种进行繁殖,培育出肉质好、耐粗粮的“内二元”品种。陈卫红养殖基地每年出栏生猪500余头,肉质鲜美畅销省内外,年纯收入达21万元。
对于“猪专家”,寨前镇的养殖户们心怀感激却又不善表达,于是就有了黄绍雄那文艺范的手写致谢卡片以及更多幕后故事。
2020年乡镇机构改革后,寨前镇动物防疫站和畜牧水产站都撤除,朱向京调岗到镇行政综合政执法大队。然而,在民风淳朴的桂东县,各乡镇鲜有电鱼、炸鱼和非法售卖病死猪肉家禽等情况,朱向京日常需要“执法”的情况并不多,更以常规监管和指导为主,需逐户上门检查镇域内35个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防疫是否到位、环保设施是否正常运转、养殖厂房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有无使用违禁饲料或过期物品等现象,并一一建立台账。朱向京一天能排查三至四家养殖场和少数散养户,查完一轮全镇规模养殖场往往是10天以上,但他常抓不懈,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一畜一禽,年平均防疫生猪10000余头,牛1000余头,家禽80000余只,防疫密度达100%。非洲猪瘟在全球肆虐5年来,他积极组织养殖户们联防联控,一直保持着镇域内零感染的记录。
朱向京(左)指导养殖户黄绍雄(右)开展动物防疫。
拳拳赤子心
乡镇基层干部大多“身兼数职”,朱向京也不例外,他先后兼任驻山田村、驻白竹村镇干部。驻村干部起着镇、村两级工作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常被镇里授权代表镇里解决村里的事,也被村里授权代表村民向镇里反应情况。
“朱站长真是热心人,我们提出来的问题,朱站长都解决了;我们没想到的,朱站长不仅帮我们想到还做到了!”一提朱向京,寨前镇山田村黄楚周等6户原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连连夸赞。
2017年,黄楚周等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国家易地扶贫政策补贴,可按2.2万元每人的扶贫额度在易地扶贫安置点建新房。
能告别破旧的泥砖房,黄楚周们高兴坏了,政策一下来就张罗着建房。不懂建房审批程序,找朱向京;家门口机耕路太窄影响建筑材料运输,找朱向京;贫困户建房进入高峰期请不到建筑工匠,还是找朱向京。
那段时间,朱向京吃住在村里,帮忙跑腿完成建房审批程序,争取镇里项目支持将通往安置点的机耕路平整加宽,畅通材料运输,还从邻镇“挖角”帮请了4个建筑工匠。黄楚周等6户贫困户分别用2至4个月完成建房到入住,大家都赶在冬季冰冻期前喜迁新居。
在安置点贫困户入住新居后,朱向京再争取镇里支持并向上汇报,进而争取县里通组公路硬化项目资金100余万元,将通往安置点的机耕路硬化成水泥路,彻底解决了他们后顾之忧。
朱向京是村民的“家人”,却是家人的“生人”。
朱向京获得的荣誉证书和致谢卡片。
妻子扶玉兰和朱向京结婚二十多年来,一直独揽所有的农活和家务,每年都种近5亩地,喂养几十头猪和其他养殖、种植业,而朱向京一年工资的收入都抵不上妻子养猪务农半年的收入。
“他管好了全镇的猪,唯独不管自家的猪;他管好别人家的建房,却不管自家的猪棚。”扶玉兰说,但扶玉兰从不埋怨丈夫,她支持丈夫去当全镇的“猪专家”。多年的养殖经验,扶玉兰也成了自家独挡一面的“猪专家”,一直咬紧牙关独自承受生活压力。
在女儿朱婕心里,父亲朱向京是“指引人生方向的一盏灯”。“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养成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朱婕说。朱婕是桂东县新坊乡九年制学校教师,写的论文获得过省级二等奖,在全市幼儿园园长培训交流中崭露头角,她以温和热心且严谨认真的教学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伯父朱泉江说朱向京是“本忠的人”,从小吃苦耐劳,对人对事宽厚大度;妻子扶玉兰说朱向京是“偏心的人”,太过于偏向村民,对自己和孩子疏于照顾;养殖户黄绍雄说朱向京是“实诚的人”,多亏了他耐心指点,养殖户们家家产业兴旺;原贫困户黄楚周说朱向京是“热心的人”,把村民们小生活当成大事来干;寨前镇党委书记陈利桥说朱向京是“执着的人”,干工作几十年能坚守初心,始终如一。朱向京却只说自己是 “寨前‘家’人”,能为“家人”做点平凡琐事是他的荣幸,永不退休。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王冬媛
编辑:肖雅之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