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郴州技师学院变形“技”④ |黄晶琦:女生也能玩转机器人!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邓志强 郴州报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郴州技师学院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创造了摸得着的“硬件更新”,促成了看得见的“学生变形”。

实力变形,“技”不可失。初进校门时,你们笑容满面、青春洋溢,也透露着一丝稚嫩;经过工匠精神的洗礼,得到技能技艺的淬炼,你们“变”了。站在那里,有型了;在技能这条路上,更行了。

今天,一起认识一下智能制造系工业机器人20401班学生黄晶琦。

今昔对比

微信图片_20221210115342.jpg

昔,爱笑,声音还有点“嗲”,是个开心果,刚入学的时候,她是这样的。

微信图片_20221210115347.jpg

今,站在没有感情的机器人面前,她倾注了十足的感情,学习它、了解它、攻克它,这是她现在每天还在努力做的。

她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21210115354.jpg

要做就做到最好!

高中毕业之后,黄晶琦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学门手艺!家里人觉得工业机器人专业就业前景好,所以她决定往这个方向闯一闯。“在学校,我一个女生在机器人专业班里,格外显眼。”面对质疑的眼光,她心里卯着一股劲,“要做就做到最好。”她认真对待每一门学科,坚持每天总结当天的学习内容,慢慢改掉懒惰和拖延的习惯。

因为努力上进,班主任看到了她的潜力,推荐她进入工业机器人集训队学习,又因为在集训队态度端正、技术跟得上,2021年4月,她正式成为集训队的一员,也是唯一一名女队员。

微信图片_20221210115403.jpg

入队后,训练并没有她想得那么顺利。她最初接触的是电气装置项目中的线槽部分,画辅助线、将电箱钉在实操板上、锯线槽、压弯线管,每一个流程对女生来说都是挑战,“仅仅是钉电箱就让我很‘绝望’,我只能勉强将电箱举到规定位置,完全不能像男队友一样手肘抵住电箱,一只手扶稳螺丝,一只手打电钻。”

微信图片_20221210115407.jpg

认识到与别人的差距,她更刻苦了,她觉得既然入了集训队,就不能“掉链子”,而且看着身边的队友都在争分夺秒地完成项目时,就突然觉得身上有使不完的劲。

微信图片_20221210115411.jpg

打好基础后,她正式接触到了核心——移动机器人。这个项目涉及知识面广,她一个个地攻克,尽管过程充满曲折。“队列考核机器人组装的时候,每天至少拆装两遍,每次拆完收拾桌面的时候手指都有点握不住螺母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拼装、接线、布线,她从一开始需要3小时完成一个蓝精灵NA组装,到最后1小时便可完成,“集训队定期会进行队内考核,这种模式极大程度上激发了我们的斗志。”

微信图片_20221210115415.jpg

两年下来,黄晶琦不断在对标对表中保持斗志,她学会了电力拖动、电子技术、机械基础、视觉基础、工业机器人、可编程控制器、Labview软件等一系列之前听都没有听过的技术,遇到了可以一起作战的队友,并在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铜牌,被授予“湖南省技术能手”。

她的荣誉

●荣获2020年学院爱国主义竞赛三等奖

●荣获2020年度郴州市高新区第一届技能大赛仪器仪表装配技能比赛二等奖

●荣获2021学年智能制造系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

●荣获2021年度郴州高新区(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电工(维修电工)技能比赛二等奖

●荣获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赛项铜牌

●荣获2022年金砖国家国际技能大赛湖南赛区选拔赛移动机器人赛项第一名

寄语

学好一门技术必须要打好基础,这样才可以事半功倍。希望学弟学妹们每天充满朝气,保持憧憬,充实度过每一天,让这段校园生活成为你人生旅途中的闪光记忆。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邓志强

编辑:周蕾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656/54/1213681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