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沙洲日记|振兴路上气象新

5月12日 星期四 小雨

青砖、白墙、灰路、绿树,“半条被子”雕像和路旁随处可见漂亮的文化墙,绿树与蓝天交相辉映,处处散发着农家田园的淡雅和清新,令人心旷神怡。远处广阔的田野、清澈的小溪、笔直的游道,交织在一起,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c285cd86e0e4e62f557025eb85eaca1_副本.jpg

在五月这个花开的季节、劳动的季节。我跟随市投融资服务中心党组到市委派驻沙洲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调研学习。在市投融资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周贤旗的组织下,我参加了中心党组扩大会议,并听取了乡村振兴工作队在沙洲一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周主任高度肯定了工作队的工作,同时对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新的期许和要求。

会后,工作队长谭诗华带我们到村里走访调研。在沿河游道,我们碰到散步的罗大爷,他感受到了沙洲近年来的变化,看着沿岸的优美风景,感慨到“原来住的都是黄泥巴房,走的是黄泥巴路,下雨时吃的是黄泥巴水。再看看现在,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农村的脏乱差、出行难、喝水难现象得到了彻底改变,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走访时,碰到一位环卫工人,通过交谈才知道他是村里的“五保户”,村里聘请他一直负责沙洲村的卫生清扫工作,“扫了这么多年地,现在的垃圾比以前少多了,主要是村民的素质比以前提高了,乱扔垃圾、乱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了。”正在交谈中,一群身着统一的校服,嘴里轻轻地哼着童谣,迈着整齐步伐的小学生从我们身边经过,突然他们发现不远处的草丛中散落一些香蕉皮,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精神抖擞地往学校方向走去。“你看,我村的娃娃都知道要爱护环境、讲究卫生,自己会主动把垃圾丢到垃圾桶,还会把别人掉在路上的垃圾主动捡起丢到垃圾桶,原来想都不敢想。”他自豪地说道。

0f490dac4312a5d436f326bf9b12b5b_副本.jpg

小雨淅淅沥沥打在青石板路上,一排排古装古色的店面,摆满了色彩丰富的手工制品、木雕以及瑶族手工刺绣,丰富多彩,让人目不暇接。在一个糍粑店门口,门前到处挤满了游客,享受着难得的美味。店里一位慈祥的老奶奶,脸上带着平和亲切的浅浅微笑,一边炸着透着鲜黄亮色的糍粑,一边用微信支付宝熟练地收着钱,还一边念叨着“红色旅游,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磐石公园后山路旁高高的枇杷树上黄灿灿的果实挂着透明玲珑的小水珠,让人垂涎欲滴。一眼望不到边的葱郁桃树和奈李树,结满了青涩的果实,村民们头戴草帽、手挎竹筐,正满心欢喜地忙着采摘枇杷,我们投融资服务中心党组一行也情不自禁地加入采摘队伍中。一位村民看到我过来,停下了手中的农活,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手指了指后山,“小伙子,看到没有,满山果树都硕果累累的,今年又是一个丰收之年,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收入又会增加了,腰包越来越鼓了”。

夜幕降临,沙洲民俗广场上,十几个妇女身着瑶族传统服饰,拿着扇子伴随着悠扬的乐曲节奏,翩翩起舞,每个人都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在广场的一角,有乡村抖音直播,歌手一曲《中国红》嘹亮的歌声响彻广场,成为村子一道靓丽的夜景,广场处处洋溢着欢笑与喜悦。60多岁的朱大爷与老伴正坐在广场听着歌曲,发现我们一行人正往他们这么走,他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并攀谈起来“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来了我们村后,村里依托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特优水果种植,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就业,我们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了。”

这是我今年第二次踏上红色沙洲这片热土,每次来到这里,看到这片热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而这次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沙洲村党员干部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勠力同心,依托红色资源,让乡村振兴蓝图照进了现实的沙洲。

(作者:黄钦忠 郴州市投融资服务中心融资服务科科长)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黄钦忠

编辑:龙芳华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2022/05/13/1124805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