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汝城:学党史办实事 践初心谋民富

微信图片_20210517174839_副本.jpg

汝城县土桥镇横迳村以集体名义发展茶叶基地150亩,为上了年纪的在家村民提供就近务工机会。

红网时刻5月17日讯 (通讯员 邓生祥 袁斐鸣)“现在正是茶叶采摘期,一点都耽误不起。哪怕再苦再累,我们都得咬紧牙关坚持住。”连日来,汝城县土桥镇横迳村出现一支夜行茶叶运输队,每天傍晚出发到凌晨4点收工回村,来回奔波于相距24公里的横迳村与泉水旱塘村之间,累了困了相互鼓劲打气。

服务队由横迳村支书、郴州市劳动模范范利人任队长,范鹏伟、范东颖2名村主干为队员。他们排好班轮流驾车,把村民当天在村里茶叶基地采摘到的茶叶,连夜运送到旱塘茶厂售卖加工,保障新鲜度,以获取好价格。

白天忙工作,晚上加班当义务“卖货郎”,这样的操心操劳对55岁的范利人来说,于体力和精力都是不小的挑战。不过,他却乐此不疲,干劲十足,“我工作于横迳这片红土地,又是村里带头人,学党史办实事,就要体现在一些实实在在的行动上。只要村民有需求,我们就要全力以赴办好。”

横迳村是中央红军长征过境汝城苏仙岭战斗发生地。1934年10月底,为掩护红军大部队绕过汝城县城沿东岗岭南进,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一军团同国民党部队和当地反动保安团展开激烈战斗,发生了著名的苏仙岭战役,也给横迳村播下了革命的种子。该村20多人参加红军,也涌现了范名琚、范坚才、范名洪等革命英烈,优良革命传统代代相传。

汝城县土桥镇横迳村在家村民在本村茶叶基地务工,既能照顾家庭,也能增加收入,一脸开心笑容。

两千多人的横迳村,过半数村民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的多半为年老体弱、自身“造血”能力差,仅靠种植零散传统作物、经济效益差。前几年,村里建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实行耕地规模流转,由村里出资、村民出力发展辣椒210亩、有机茶叶150亩,今年新种植香芋160亩,每天为村民提供了80多个就业岗位。去年,产业基地创收22.8万元,全部用于了发放村民工资,务工村民人均达3400元。把不断壮大的集体产业打造成村民务工基地,横迳村“绿色银行”为“留守部队”蹚稳了增收致富路。

今年在村里采茶,村民按“一叶一芽”20元/斤和“两叶一芽”10/元斤的标准称重计酬,勤快点的每人1天能赚150元,远比其他地方每天60多元多得多,极大激发了乡亲们的干劲和热情。十一组65岁的脱贫户陈安英,去年基地务工收入9240元。今年要照顾小孩,仅出工采茶5天就领到598元,让她一脸开心和感激,“村里就近提供了就业机会,让大家既能顾家,还能赚足柴米油盐费。有这样关心体贴的好干部,真是村民的好福气。”

“相比过去红军所历经的艰险艰辛,我们现在做这些根本不算啥。能为在家乡亲们致富带来一些帮助,我们虽苦犹乐。”范利人介绍,本次由会驾驶的村干部组成义务运输队,也是为了降低茶叶销售成本,力争保障村民收益高于往年。同时,他也诚恳向乡亲们说明,在汝城县委组织部和镇党委支持和争取下,村里已成功申报了湖南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等资金到位就能建自己的茶叶加工厂了,“到时候不仅延伸产业链,增加务工岗位,并能服务到周边村子群众呢!”

微信图片_20210517174846_副本.jpg

汝城县土桥镇横迳村“留守部队”在村里茶叶基地务工增收,心里乐开了花。

在汝城,学党史办实事、践初心谋民富,横迳村是样板,也是缩影。

作为“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汝城县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线,立足民生民需,大力开展了清淤扫障、春耕服务、帮工帮技等实事1.1万件。同时,紧扣群众增收,持续激战“产业为王”大会战,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34个,实施“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精心做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发展了12万亩辣椒、6万亩小黄姜、9万亩特色水果、6.3万亩茶叶等产业,也为群众提供大量就近务工岗位,帮助群众挑稳产业“金扁担”。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邓生祥 袁斐鸣

编辑:唐哲宁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2021/05/17/934757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