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刘雨露 吴志勇 郴州报道
临武县香花镇各级人大代表勇担当、善作为,坚持融合脱贫攻坚与代表履职,结合岗位特点和联系群众,用真心、施实策带领群众走上脱贫奔小康的致富路,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展现了人大代表为民履职尽责的风采情怀。
“结对帮+经常看”,让政策立起来
香花镇人大采取“1+N”结对帮扶模式,50名各级人大代表结对帮扶81户贫困户。人大代表们紧贴实际、着眼细节,按照“一户一策”方式,分别制定帮扶计划、帮扶办法,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确保脱贫路上一户不漏、一人不落。人大代表们不定期开展“回头看”,走访结对贫困户,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宣传讲解、协助申请各项扶贫政策,逢年过节开展慰问活动,送去关爱关心关怀。
贺家新居一角
牢牢把握“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抓好享受政策群众关切的教育、健康、住房、饮水、兜底保障、老年补贴、养老、残疾保障、就业等政策落实;牢牢抓住关键环节,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劲、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今年3月至5月,该镇各级人大代表对贫困户、四类人员、边缘户全面实行“回头看”,共排查问题138个,整改到位132个。目前,全镇已完成扶贫项目6个,2019年共产生80余万元收益,按照差异化分配方式分配给659户1143人。
“外部找+内部挖” ,让就业稳起来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上新房的贫困户们是否能住得好、住得稳以及能否顺利脱贫?这既是基层政府关心的难点问题,更是13名人大代表在履职过程中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受今年疫情影响,贫困户大多无法外出务工,香花镇人大出实招,办实事,主动协助政府,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广泛收集企业用工需求、各村贫困户劳动力信息,分3批次把118人分别送至县工业园或广州、东莞等地企业务工;把轻劳力的48户贫困户推荐到本地各个项目工地上,安排合适岗位,确保贫困户都能顺利实现就业,一年创收无虞。
贫困户们正在进行山体复绿工作
负责香花镇湘江源头三十六湾矿区治理一标段癞子岭一工程段山体复绿工程的工人们,就是来自芹菜村搬迁至贺家新居的贫困户们。
三十六湾复绿工程负责人楚云山说:“现在总复绿面积大概是1200多亩,栽树总数量是20多万株,现在有 60个贫困户帮我们做事,工程大概要持续一年左右,还包括后续的养护工程。”
贫困户刘声洋说:“我们在这里做事都是镇政府安排我们来的,现在我们的工资按天结算,最多干8小时,男的150元,女的120元。”
“我本人视力略带残疾,只能在本地做些简单体力活,工资和工作都不稳定。近段时间,镇领导为我介绍稳定工作,虽然前阵子天气不好,出勤天数不多,但我5月也领到了2700元工资。只要努力去做,以后日子就有奔头。”易地搬迁户刘业圣说。
“规模化+集约化”, 让产业强起来
香花镇地丰农业公司成立于2016年,公司流转林地面积3000余亩,开发1700余亩,主要种植黄桃、皇冠梨、油茶林等作物,长期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就业,散工60余人,年均带动贫困户增收近2万元。
在地丰农业开发公司的果树基地里,贫困户们正在给刚挂果的桃树和梨树套袋,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人大代表刘满圣说:“现在基地黄桃有650亩左右,皇冠梨有300亩左右,单独水果这一块有1000亩的规模,上市后大概有40万斤左右的水果。”
贫困户郭柏岁说:“老板对我很关心,家里的事也可以做,去年在这里做事挣了万把块钱,今年又快挣万把块钱了。”
贫困户们在工作
在人大代表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还有许多像郭柏岁一样的贫困户在当地企业务工。香花镇人大代表、党委书记邝文平说:“为了让贫困户搬出来以后住得好,生活得好,我们开发了幸福小菜园,给家家户户都分了小菜地。同时,我们和企业对接,把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介绍到企业务工,对那些没什么劳动力的贫困户,我们在周边的项目建设工地,给他们找到了合适的岗位。让贫困渐行渐远,让幸福越来越近,让小康之路越走越宽。”
纾民困、兴产业,临武县香花镇人大代表主动作为、积极响应,把脱贫攻坚与产业兴旺相结合,把脱贫致富与踏实肯干相结合,确保贫困户在脱贫去贫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刘雨露 吴志勇
编辑:邓美玲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