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6月4日讯(通讯员 阎鸣 陈璐)“李大娘,我又来了!”6月2日,坳上镇苏龙村村支书段国林一早来到贫困户李梅秧家中帮忙。李大娘年过八旬,子女在外务工,独自一人居住,生活中遇到了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第一时间就会给段支书打电话。接到电话的段国林早早地赶了过来,这次他的任务是把木质长楼梯从屋外搬进屋里头去。
苏龙村位于苏仙区坳上镇东南部,距郴州市城区约25公里,全村位于五盖山西麓,平均海拔450米,属高寒山区,2014年纳入省级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6户325人,贫困发生率为18.98%。村里年轻的劳动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留有不少空巢老人,久而久之,帮村里老人解决生活上的难题已成为段国林的日常,而段国林也成了全村老人的“共享孩子”。
除了生活中的关照,段国林为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脱贫也下了大功夫。苏龙村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水、土、农作物等资源天然富含硒元素。2017年,村支两委和工作队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与41户贫困户签订委托帮扶协议,成立苏龙村富硒米种植专业合作社。与郴州硒香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流转土地300余亩,种植有机富硒水稻,建立“苏龙绿色富硒米”品牌。
贫困户张良晶提到村里的产业帮扶项目,脸上洋溢出满满笑容:“感谢我们段支书,帮我们把苏龙富硒米这个品牌打响了,现在米根本不愁卖,有多少就可以销多少。”
原来,在“苏龙绿色富硒米”品牌打响以前,大众对富硒米的了解甚少,农户种出来的米只能以极低的价格销售,甚至大量囤积无法进行销售。苏龙村通过整合的方式,将优势项目富硒米宣传出去,打响了品牌,贫困户种的米终于卖得上价了,大家种植起来也更有干劲。
不仅如此,为了扩大销售渠道,对电子产品一窍不通的段国林,也学起了年轻人“带货”,每天在朋友圈宣传苏龙村的富硒米。打开段国林的微信,屏幕上满满都是村里产业扶贫项目的宣传。在段国林的努力下,村里的富硒米最高卖到了30元每斤,从根本上激发了全村产业发展活力。
苏龙村耕地面积2316亩,在种植富硒米的基础上,还带动30余农户种植绿色富硒葡萄220亩,同时整合本地生态富硒产品,从单一的富硒米向富硒米粉、红壳笋、干笋、蔬菜、冷水鱼等土产品辐射,逐步形成苏龙富硒产品多元化生态链。除此之外,村里还在前湾、后湾、上光水、下光水、苏陈组种植油菜300亩,逐步带动了乡村旅游经济。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苏龙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日渐完善。自2014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400余万元,硬化拓宽通村通组公路16.5公里,新修水渠20条10.2千米,桥梁5座,机耕道21条11公里,全村安全饮水率达100%,农村电网全覆盖。
段国林对记者说:“我们村是省级贫困村,真正想让老百姓脱贫,一是要好好发展村里特色产业,再就是要带动他们就业。我虽然只是个普通的村支书,但只要从平凡的小事做起,扎扎实实做好扶贫工作,相信一定能让老百姓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如今,苏龙村的村民忙碌而充实,过上了“有保障、乐生活”的好日子,苏龙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环境美了,村民日子美了,脱贫攻坚决胜那天也将不远了……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阎鸣 陈璐
编辑:唐哲宁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