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桂阳芙塘村:青年返乡创业当“新农民”

红网时刻11月1日讯(通讯员 许文 欧阳常海)清晨,淅淅秋雨落在徽派式样的侯氏宗祠,一时青瓦如洗。宗祠内雕龙缀凤的古戏台静看光影流转,默守风雨变迁。

0af153c7-24a9-4bc0-9725-ffe5d1d02fe2_??.jpg

侯氏宗祠里的古戏台。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随着村办小学里传出郎朗的读书声,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的四里镇芙塘村渐渐热闹起来,村民们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侯林飞骑着四轮摩托“突突突”地驶上了村后的小山,准备去给鸵鸟喂食。他今年三十三岁,之前在东莞从事设计工作,赚到了“第一桶金”。四年前,他回乡流转150亩山林,建立了非洲鸵鸟养殖基地。到今年,鸵鸟存栏数量已达300余只,预计年产值300余万元。

4e261273-b2b8-4aea-adfa-c04ebe14c327_??.jpg

侯林飞饲养的非洲鸵鸟。

“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是农家子弟,家乡的土地不能好好利用太可惜了,人不能忘本,我得回来建设家乡,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活力!”外表腼腆的侯林飞,谈起自己回乡的初衷时,语气铿锵有力。

在芙塘村,像侯林飞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在国家脱贫攻坚、鼓励“归雁经济”的好政策感召下下,怀揣梦想回到家乡,总共流转土地2000余亩,踏踏实实当起了新农民,并用自己开阔的眼界走出了一条特色创业路。

2b92af30-91ed-4dc9-8691-896565aff5e0_??.jpg

游客与鸵鸟嬉戏。

短短几年时间,村里大小鱼塘年年有余,鸵鸟销售名声在外,养猪场已供不应求……这些可喜的变化,恰好映证了芙塘村侯氏族人世代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存理念。

致富不忘乡亲,真情回报桑梓。这些返乡创业的年轻人,继承了父辈朴实、善良和勇于担当的品质,给村里带来的不仅仅是各种新型产业,还用实际行动回馈着父老乡亲。

“多亏了林飞,让我在他的驼鸟基地干活,付给我工资,我才能养活一家人。”丈夫去世后,独自抚育四个孩子的蒋继红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谈起自己目前的工作,她话语中满是感激之情。

e2a73e19-d4d5-4c3e-a46c-734908a0ed97_??.jpg

贫困户在给鸵鸟喂食。

据了解,村里有十多名贫困户得到产业基地的对口帮扶,加快了脱贫的步伐;有六十多个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解决了村里大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返乡创业的热潮不仅带动了芙塘村的经济发展,推动了脱贫致富,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村容村貌。富裕起来的芙塘人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新农村建设。泥泞的山野小路变成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臭水塘被改造成清澈的池塘,旱厕全部升级成冲水式厕所,还进行了安全饮水工程和太阳能路灯的建设。

d17fa9f1-6c10-4a32-a143-4deb19096a76_??.jpg

芙塘村新貌。

如今的芙塘村,处处皆风景:农田里稻香四溢,金黄欲滴;村中农家别墅成群,藤蔓绕壁;栓马柱、惜字炉、木芙蓉、常青草相得益彰,宛若一幅清新写意的古风画卷。

对于村子未来的发展思路,村支书侯顺发已胸有成竹:“接下来我们村要进一步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村内道路建设,同时还要修建休闲健身场所和广场,让村民有个良好的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人返乡创业、拉动更多外来投资。”

来源:红网时刻

编辑:龙芳华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2018/11/01/72073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