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书院新貌。
红网时刻9月17日讯(通讯员 李卓林 陈勇)清晨的阳光洋洋洒洒,潺潺的流水缓缓流淌。在桂阳县欧阳海镇振南村,碧绿的田垌里,一座书院拔地而起。青砖碧瓦在古银杏树的掩映之下,散发着悠久的历史文明。
走近一看,“振南”两个大字清晰可见。据资料记载,振南书院始建于民国十九年,占地1300余平方,至今已有88年的历史。听村里的老人说,书院自2002年至今已经停办十余载。经桂阳县委、县政府重视,今年6月底开始进行大规模修缮,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扫尾工作,9月底便可恢复教育功能。
尾檐的飞角。
顺着田垌,学堂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呈长方形,正南面墙体呈“山”字形。修缮后的书院保持着浓浓的民国时期建筑特色,尾檐的飞角庄严肃穆。书院上下为二层砖木结构,共有8间教室,设学前班、小学一、二年级,可容纳学生300余人。走进门内,青砖黑瓦清水墙,八角学门入学堂。四栋八间通腰巷,木质回廊径幽香。
龙有常(中)和龙元中(右)谈书院新发展。
“这是振南人精神的摇篮。”72岁的龙有常是振南书院最后一任校长。书院停止使用后,他一直留住在村里,任凭子女如何劝说都不愿离去。他说这里有他的根。
“我的爷爷参与修建振南书院,我的父亲是书院四大校董之一,我的儿子和孙女都在书院就读,这里承载了我们五代人的回忆。如今能再度开学,真是太好了!”龙有常说。
书院内部。
走到大厅,一顶硕大的“斗”悬挂头顶,雕刻的栩栩如生。振南村村支书龙元中介绍,“斗”上有根梁,梁上挂着文房四宝,寓意着这是读书人的读书圣地。振南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人丁兴旺,成为桂阳北乡规模最大、名声最响的小学学堂,其后又成为中学育人之用,鼎盛时期周边学子慕名求学,人数达到300余人,称其“圣地”实至名归。
“振南书院的校训是?”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适逢开学之际,村里的孩子们经常成群结队来到新学校参观。古墙、古门、古树如时间的栈道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孩子对这里的一切充满好奇。许多人还未入校,校训早已烂熟于心。
帮学碑。
其实,振南村崇文尚学由来已久。在吃不饱、穿不暖的解放前,当地的龙氏家族及附近七个自然村的村民便自发捐建振南书院。大家你一文我一文,新学堂只用了七个月就建成办学。新学堂建成,必须要有文凭、有资历的老师通过层层选拔才能进校教学。除龙氏子弟外,附近农家子弟也纷纷前往该校就读。新中国成立后,学习之风盛行。大家都认识到,没有文化寸步难行。龙有常回忆道:“当时许多十多岁的孩子还跑来上一年级。”
同时,为了鼓励和帮助保护农家子弟上学读书,龙氏家族还出台了帮学制度,凡是出自振南学堂的学子,考入高校直至大学者都能从乡坤捐助的助学基金中获得帮学金。墙上的石碑清楚地记录下当时的助学明细,证明人们所说的不罔。
“原云南省教育厅厅长李干廷、省人大委办主任龙朝阳、对越自卫反击一等功龙常棣……”龙有常小心地掏出一张纸条,上面详细记录着近百年来书院培养的人才名单。“这些都是我们村的骄傲,是书院传承生生不息的源动力。”龙有常说。
振南书院航拍图。
“人老心不老。等到开学,有机会我一定要再站上讲台,给孩子们讲一讲咱们书院的历史和文化。”龙有常坚信,振南书院百年不败,破茧重生。未来必定如兰花,芳香溢远,摇曳多姿可期。
来源:红网
作者:李卓林 陈勇
编辑:龙芳华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