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惠芳
湖南汝城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丰富,民俗风情纯朴,生态景观优美,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独特。随着厦蓉、湘深高速的开通,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汝城的旅游产业发展大有可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文化的品牌决定旅游产业的生命力。汝城旅游资源丰富,且很有特色,品位也很高,做大打响汝城特色的旅游品牌,对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乃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从调查考证的情况来看,汝城至少有十二大文化生态旅游品牌。
一、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
在公元前26世纪的远古时期,神农炎帝作耒耜于汝城,由此将人类从渔猎生活带入农耕文明。《易经·系辞下》载: “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斵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礼·含文嘉》载: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都讲到炎帝神农制作耕播工具——耒耜。耒耜是华夏民族第一件农耕工具。因此,神农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据《衡湘稽古录》载:“帝之匠赤制氏作耒耜于郴州之耒山。”耒山位于今汝城县城南五里处的城头寨。《徐霞客游记》卷二下《楚游日记》称:“耒水出桂阳县南五里耒山下,……”《寰宇记》云:“耒山在郴州义昌县,考义昌废址与城头寨邻南,耒水流寨脚,正耒水也。”钦定四库全书《湖广通志》:“耒山在桂阳县南五里,耒山在县南,西流资兴,又西北会郴水,经衡州之耒阳注于湘。”《九域志》也记载:“桂阳县有耒山”。“桂阳县有耒水”。《万历郴州志》三集卷之六记载:“耒山在桂阳县南,四面孤绝,耒水所出之南,有屋岭山。”同治年《桂阳县志》记载更为详细:“耒山,在县南五里即城头寨,巉岩峭壁,高二百步,週迴一百二十丈。”《寰宇记》又记载:“山下水深莫测,山形首耸身扁而平,俨一耒耜,又名天马山。”汝城自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改郴义县为桂阳县,1678年更名义昌县,1679年复名桂阳县,至民国2年(1913年)复称汝城县。史书所言桂阳县皆为汝城县。所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耒山在湖南汝城县南十里,汉书地理志:桂阳郡郴耒山,耒水所出。耒水出湖南汝城县南耒山。”汝城人民自古对神农尊敬有加,筑有神农庙。2009年11月,在汝城发现了原神农庙炎帝宫铸铁钟。《人民网》等国家、省、市媒体作了相关报道。因此,神农炎帝在汝城作耒耜,汝城是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2003年12月,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播放了在汝城摄制的《神农作耒耜》专题片;2010年4月1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耒山谒神农》文章。所以,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的《湖南之最》一书明确断言:“耒山在郴州汝城县城南五里,即因神农帝在此发明耒耜而得名。”
二、中国理学思想文化的发源地
儒学,是以孔子为代表,主张礼治,强调传统伦常关系的一个思想流派。周敦颐吸释道两家,尤道家易学之长,与儒学有机结合,绘《太极图》并著《太极图说》,构建了一个以无极太极为背景的、以传统儒学为核心的宏观道德哲学体系,遂成为新儒学——理学思想文化的开山鼻祖,被理学大师张栻尊为“道学宗主”、朱熹尊为“先觉”、“宋儒之首”。公元1050年冬,周敦颐任桂阳(今汝城)县令,为政四年。期间,他励精图治,倡民教化,劝耕讲学,政绩卓著。《宋史·周敦颐传》载:周敦颐“移郴之桂阳令(今汝城),治绩尤著。”暇余,周敦颐素喜交往有学识之士,常常游观山水,辨机悟道。得陈抟《无极图》后,与岭南著名道士张伯端等酬唱来往甚多,谈论儒家、道教的感悟,吸收儒家、佛家、道家之精华,产生了援道入儒的一些想法。周敦颐与弟子程颢、程颐游县城城郊朱家湾,登高俯瞰,见耒水S形东西贯越予乐,与周边自然山水、村落相依相衬,呈一幅天然太极图,且山水互动,阴阳相生,正与其理学思想融通,顿时赏心悦目,油然而感,遂著《太极图》及《太极图说》。其吸易学之长,把道家易学与儒家儒学有机结合,用辨证的方法,论述了宇宙生成乃至人类社会生成之道,以及人们成圣成贤之道。表现出以儒家道德思想为价值取向,以道家辩证思想为依托的哲学思想。其对宋明理学有破暗发端之功。随游学子程颢授道而悦,触景生情,作《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予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此诗列为古代《千家诗》首篇。朱家湾也因此诗易名予乐湾。程氏兄弟领受《太极图说》后,传承发扬,提出了著名的天理哲学范畴,遂成为北宋理学中心人物。后理学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的主要意识形态和重要的哲学思想。对于周敦颐在汝城的思想成就及二程从学情景,许多历史文献中颇有记载。宋代桂阳县令周思诚在《初建濂溪祠记》中说:“思诚窃记程明道(颢)先生有‘过前川而予心乐’之句,盖明道尝从先生游也。今读其诗,亦可想见先生之迹矣。”再如民国《汝城县志》记载:“予乐窝在县西五里江口。二程从学濂溪至此,有‘时人不识予心乐’之句,后人遂名其地为予乐窝,俗名予乐湾。”后人诗文中亦有许多佐证。清代桂阳县令凌鱼《过予乐亭》曰:“孔颜真乐妙难名,吟弄千秋想二程。闲聊喜逢云正淡,临川欣对水长清。应对禾黍皆含绿,适意鸢鱼更不惊。偶憩石亭思往事,风流谁得似先生。”对周敦颐在汝城的成就更是敬佩有加。清代高佑玘在《重修濂溪书院记》中说:“孟子没而圣道浸衰,两程夫子出,续千四百年不传之绪,传及朱子,使圣学复昭而治术以正,皆濂溪先生承先启后之功也。先生得蕴奥于遗经,以穷理尽性之旨昭示来学,其阐图著述若《太极》、《通书》皆以发明精义,上继孔孟之传,下开程朱之学,修己治人实本乎此。……”周敦颐在汝城的影响较为深远。乾隆《桂阳县志》载“独怪桂阳在楚南,虽属边檄,濂溪过化而后,流风余韵,至(明)成化弘治间,人才特盛。”民国《汝城县志·卷十七》也记载:南轩张氏亦谓“先生仕不大显于时,其泽不得究施,然学者考论师友渊源,必本先生。”“是先生遗泽,足以使人仰止景行,况昔时过化之地哉?”明嘉靖乙丑科状元罗洪先在为汝城作《濂溪书院记》中对周敦颐的理学开山成就也给予了高度赞扬。这些古诗文都充分证明了周敦颐在桂阳即汝城的行踪和思想成就及二程从师情景。周敦颐因著《太极图说》成为了中国理学思想文化的创始人。汝城也就因周敦颐在汝城作《太极图说》并传授二程而成为中国理学思想文化的发源地。周敦颐所开创的理学思想是宋代以后中国统治思想的重要基础,也是影响了中国社会,建立中国道德秩序的基石。为纪念周敦颐,传承理学,自南宋始建,九度修葺,发展而成的汝城濂溪书院是全国仅存的古建濂溪书院,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播放了在汝城拍摄的《千秋爱莲说》专题片。2007年,长沙电视台播放了在予乐湾拍摄的《惊世太极》专题片。2012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及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在汝城举行了“周敦颐与汝城暨理学思想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学术研讨会。”参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学部委员李景源等国内十多个省市六十多名专家学者在予乐湾为周子春游雕像进行了揭幕仪式。会后,将研讨论文汇编为《理学思想与人文汝城》一书,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14年,岳麓书社出版的《理学鼻祖与理学名城》一书,就理学在汝城的发源、传承、教化、发展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理学,逐渐成为了汝城的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
三、中国香火龙的故乡
汝城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汝城香火龙”的故乡。传说龙生九子,貔貅降生于汝城九龙江。龙,一直是汝城人民心中崇拜的吉祥物。汝城舞龙起源于殷商时期,至今有上千年的历史。自殷商以来,为庆祝丰收,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祛邪消灾,汝城先民就以舞龙的方式来表达。至汉代,在正月十五至春农节,即二月初二“龙抬头”这段时间表演尤甚,使得社火更旺,增添了闹元霄的节庆气氛,一直传承。而后从生产劳动中获得灵感,发明创造了以稻草和龙香扎制成造型威武、气宇轩昂的“香火龙”。到明代,经过几百年的沿袭、继承和发展,舞香火龙已成为一种造型精美、技艺精湛、形态逼真、表演优美、套路清晰、富有浪漫色彩的大型民间娱乐活动。解放后,舞香火龙又被赋予了新的象征意义,出现了欢庆土改、歌颂祖国、庆祝香港和澳门回归、节日及盛事庆典等形式,文化内涵更丰富。现县内还留下了古时修建的龙王殿、龙王庙、龙母宫的建筑或遗址。县城东汝城六中旁有龙王庙旧门残垣。庙遗址中石门石碑尚比较完整。石门有对曰:“资生百谷幻风云,宣化九天新雨露”。2008年,“汝城香火龙”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在龙王庙旧址处兴建了龙王庙公园,展示汝城香火龙丰富的历史文化,既为舞龙活动提供了一个中心场地,也为人们营造了一个休闲游观场所。
四、中国古祠堂之乡
汝城古祠堂群是江南的一朵亮丽奇葩,其建造时代之早、保存之完整、形制之精美、数量之众多,较为壮观。2003年3月和4月,湖南省人民政府组织省文物局、省社科院一批专家学者先后两次来汝城专题考察了古祠堂,并于4月5日在省博物馆举行了以古祠堂群为主题的“汝城文物新发现新闻发布会”。2003年4月和2008年5月湖南网络广播、新华网江苏频道先后以《郴州汝城惊现全国最大祠堂群》为题进行了报道。2006年5月16日,全国政协常委、中科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姚守拙率部分政协委员及湖南省文物和建设规划部门的专家一行27人考察了汝城古祠堂。姚守拙院士赞美说,汝城古祠堂建造时代早,建筑精美,保存完整,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确属罕见。他欣然命笔,题写了“古祠堂之乡”。2012年,汝城古祠堂群被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评为“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许多专家认为汝城古祠堂具有孝、诚、礼、仁等浓厚儒家思想色彩,蕴含了浓重的理学观念,是理学文化的生动载体,汉族古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具备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条件。近几年,先后一批批古祠堂列入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将汝城古祠堂群,包括县城朱氏总祠,广安所李氏宗祠,金山卢氏家庙、叶氏家庙,外沙太保第,津江朱氏祠堂,先锋周氏宗祠和周氏家庙,益道范氏家庙和中丞公祠及绣衣坊等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全国来看,汝城保有700多座古祠堂,其中300多座保存比较完整,是拥有规模最大古祠堂群的县,被誉为中国古祠堂之乡。2011年,岳麓书社出版的《汝城古祠堂》一书对汝城古祠堂作了比较全面的概述。2013年,由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编写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湖南卷》将题为“传统乡土社会活化石的汝城古祠堂建筑群”单列第七章第八节进行介绍。
五、中国共产党军旗最早升起的地方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发动下,工农革命斗争运动如原野篝火,像满天星星,燃遍全国。正当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向前,国民革命迅猛发展的时候,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相继发动了上海“四·一二”、广州“四·一五”、长沙“五·二一”事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遭到扼杀,一时万马齐喑。然而,地处湘粤赣边际的汝城,工农革命运动独树一帜,如火如荼,高潮迭起。广东惠潮梅及湘南粤北农军相继汇聚汝城。汝城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引起了中共高层领导的高度评价,被誉称为“新湖南”和类似“十月革命”前夜的“彼得堡”。同时,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在时任中央军事部长周恩来的关心指导下,于1927年7月下旬,在汝城组建了第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武装力量——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首面军旗从而在汝城升起。二师奉命整编为二师一团后,在桂东、汝城两县举行了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工农革命政权——汝城县苏维埃政府,张贴了二师一团布告(现收藏于湖南省保靖县档案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黄仲芳教授在《湘南暴动史要》一书中指出:“湘南的汝城才是我党最早升起军旗的地方。”“湘南汝城县是全国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2011年10月,《汝城:中国共产党军旗最早升起的地方》一文入编中央党史出版社《在党旗指引下》一书出版发行。2012年12月23日,在二师师部旧址,举行了隆重的军旗雕塑揭幕暨红色旅游线路启动仪式。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中国知青网理事长、周恩来总理侄子周秉和,仪陇县慈善会会长、朱德元帅外甥刘康,亚太旅游联合会会长、何长工将军之子何光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后代参加了揭幕启动仪式。
六、湘南起义的策源策划地
汝城“新湖南”现象,触发了党中央对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深度思考,直至影响了中央高层决策,使得汝城“新湖南”的发展得到了升华。1927年8月1日,党中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以汝城为中心的《湘南运动大纲》,筹划举行起义。8月7日,中央临时常委会在《关于组织湘南革命政府以及特别委员 会问题》中确定以毛泽东为书记组建湘南特委。同时致函南昌起义前委,分兵赴汝、宜、郴一带。中国革命一次质的飞跃就此展开了酝酿。南昌起义失利后,朱德率余部历尽艰辛,在天心圩整顿、大余整编、上堡整训(史称“赣南三整”)后,从江西崇义进入湖南汝城。在这里,铸就了中国革命近代史上国共合作的成功典范——朱德与范石生谈判合作。由于谈判合作成功,朱德、陈毅所率南昌起义余部,在给养装备上得到了补充,度过了缺衣少食、枪支弹药不足的特困时期。朱德又趁机扩充训练军队。从而使得南昌起义部队士气提升,军心大振、队伍壮大、力量增强。与此同时,朱德陈毅在汝城及时组织举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汝城会议”,以《湘南运动大纲》为指导,在充分分析当时形势的基础上,作出了以革命军打先锋,组织工农武装起义的湘南暴动的重要决定,并对起义进行了具体讨论、策划和部署。朱德在《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一文中回忆说:“为准备湘南暴动,我们就在汝城召开了衡阳所属各县县委书记会议进行讨论和布置。”参会人员紧接着分赴各地筹备。由于发动深入,准备充分,湘南起义第一枪在宜章打响后,湘南各县就奋起响应。对此,黄仲芳教授在分析总结后认为:“从汝城‘新湖南’工农革命运动的开始,到中央制订《湘南运动大纲》,再到‘汝城会议’的决议,到举行湘南起义,都有惊人的相似,甚至一致性。这就生动证明,《湘南运动大纲》是汝城‘新湖南’工农革命运动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汝城会议’决议精神受到了《大纲》的指导和启示,湘南暴动是对《湘南运动大纲》的伟大实践”。所以,汝城是湘南起义的策源策划地。湘南起义八十周年之际,在津江村举行了湘南起义策源地纪念馆开馆仪式。对此,《光明日报》等媒体作了相关报道。2008年冬,由郴州市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有省市党史、文物部门及湘南相关县市参加的“湘南起义旧址群保护利用研讨会”在汝城举行。2011年9月,《从工农革命运动到引发湘南起义》与《红军长征在汝城》合编为《红旗漫卷诸广山》丛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2013年,中共驻汝城湘南特别工作委员会旧址、“汝城会议”旧址等湘南起义旧址群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朱德之孙朱和平题写了“汝城会议旧址”。
七、红军长征激战第二道封锁线的突破地
1934年10月,当中央红军在江西安远、信丰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后,蒋介石急令粤军陈济棠、湘军何键部火速出兵,在湖南汝城至广东仁化城口之间设置了堵截红军的第二道封锁线,并在汝城布下了重防。汝城成为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主要战场。为掩护红军主力部队大转移,装备低劣的红军战士凭着大无畏的革命战斗精神,在汝城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与武器精良,有飞机助战,兵力充足的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1934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前卫部队红三军,在彭德怀、杨尚昆指挥下与国民党军浴血奋战,相继攻下泰来圩、城头寨、米筛岭、伍桂岭、腊岭坳等几处主要碉堡驻点,顺利打通了官路下至文明司山田铺的道路。此后,红军主力抢机挺进。负责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在军团长董振堂的指挥下取得了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最后一场战役——延寿青石寨阻击战的胜利。这样,中央红军主力部队自东向西通过汝城全境,成功突破了国民党部署的第二道封锁线。征程中,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如红军借据和受到邓颖超关注的半条棉被的故事等。毛泽东和朱德来到文明休整时,首次发表了他们在小垣起草的文告《出路在哪里?》。对在汝城突破第二道封锁线中取得重要战绩的彭杨军团将士,时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朱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朱德在1934年11月11日代表中央军事革命委员会的嘉奖令中指出:“赞扬三军团首长彭(德怀)、杨(尚昆)同志及三军团全体指战员在突破汝城及宜郴两封锁线时之英勇与模范的战斗动作。”现在青石寨脚矗建了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纪念碑。
八、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汝城县城是一座有上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城。中华民族两大文化在县城周边产生,一是农耕文化在耒山发祥,二是理学文化在予乐湾发源,对于县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2007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核定,批准为湖南省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从而成为全省7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汝城县城历史文化名城范围主要由理学思想文化发源古迹地、商贸文化古街区、红色津江古村等三大部分组成,历史传统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重点文物古迹58处。文物古迹丰富多彩,古塔、古桥、古井、古书院、古遗址、古祠堂、古牌坊、古民居、古凉亭、古石碑等众多文物古迹遍布县城。其中绣衣坊、范氏宗祠、中丞公祠、朱氏祠堂、朱氏总祠、汝城会议旧址、中共驻汝城湘南特别工作委员会旧址等七个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濂溪书院、文塔、朱德范石生谈判合作旧址、黄氏宗祠等列入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何氏家庙等10多处市县文物保护单位。名城历史文化厚重,是中国理学文化发源地,中国共产党军旗最早升起的地方,中国革命重大起义——湘南起义的策源策划地。现正在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2010年批准的金山、先锋、土桥、外沙、石泉、沙洲等6个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及永利、高滩等两个湖南省少数民族瑶畲特色村寨和星罗棋布的古塔、古桥、古井、古书院、古牌坊、古凉亭、古石碑、古民居、古遗址等近1000处文物古迹,还有“汝城香火龙”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文化名城相得益彰,更增添了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2014年,汝城成功申报中国“千年古县”,使得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进一步打响。国际著名美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望衡为汝城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所惊叹,欣然命笔,题写了“文化汝城”。
九、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
九龙江森林公园位于汝城县东南部,在湘粤赣三省交界处,始建于2003年,2006年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9年12月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公园中心面积15644.8公顷,外延节点连接面积16154.8公顷。公园拥有南岭植物王国——九龙江天然林、华南第一温泉——汝城热水温泉、中国低纬度低海拔古冰川遗址博物馆——黄石古冰川群、南国天山——氾水山高山草甸、湘南小漓江——两江口水域、南岭大竹海——黄龙洞、鱼王洞竹海等六大自然景区。公园中心分为小镇休闲、温泉养生、冰川探秘、森林旅游、民俗观光、越野露营、水上游观、生产经营和生活管理等九大功能区。其中森林旅游区又分为九龙觅仙、九龙戏水、九龙奇岩、九龙飞瀑四个景区。公园天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比重较大,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是一座巨大的天然氧吧和生物宝库。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相当高,最高超过120000个/cm³,平均有5000多个/cm³,高出全国一级空气质量标准3000/cm³。已整理出种子植物181科1643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72科217种,发现了湖南省被子植物1个新记录科、1个新记录属以及13个新记录种。有1997年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被誉为“世界罕见的红茶资源”——白毛茶,还有被湖南省确定的首个兰花自然资源保护区。九龙江,是我国华南地区物种资源丰富和遗传基因保存完好的典型天然林区,被誉为南岭植物王国。同时,也是古冰川遗址地质公园,面积达72平方公里。遗址囊括了冰斗、冰窑、冰桌、冰槽、悬谷、角峰、鳍背、冰坎、冰臼等古冰川所有景观。地貌学家宋文藻誉之为中国低纬度低海拔古冰川遗址博物馆。公园山重水复,生态秀美,景点众多,集山奇、谷幽、林深、水美、石绝、泉灵于一身,融奇、特、雄、险、幽、秀于一体。特别是热水温泉流量之大、水质之优,以及公园内水体景观的瀑布群数量多、落差大、海拔高亨誉华南。境内文化底蕴深厚。景区内居住着有数百年历史的瑶畲民族村民,世代以耕作为生,民风纯朴,习俗丰富,从房舍到服饰、起居、节庆、婚嫁等民俗独具地方特色。境内还有湖广古驿道、古炮楼、古驿站、古凉亭、太平天国兵马演练场、寺庙遗址等人文景观。还流传着貔貅出世、后羿射日、黄巢史话、皇妃洗浴、翼王悲歌、范渊封泉等诸多神奇史话传说。九龙江森林公园是一个集天象、森林、水体、地质和人文于一体又独具特色的国家森林公园。2011年9月,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探秘》一书对该公园情况作了全面的概叙。
十、中国温泉之乡
汝城温泉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水温不等。全县已查明的六处温泉,其中热水温泉98℃、罗泉温泉48℃、铜坑温泉38℃、汤口温泉34℃、塘内温泉29℃、田庄温泉28℃。罗泉温泉,经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组评审鉴定,属含锶偏硅酸重碳酸型矿泉水,是非常珍贵的可直接饮用的优质温泉资源,现已进行初步开发。热水汤河,相传后羿将第九个太阳射落此地而形成。该温泉具有水温高(水温一般为91.5℃,最高达98℃),流量大(天然流量36.3升/秒、5540吨/天;远景水量约14740—15960吨/日),面积广(地热异常区为3平方公里),埋藏浅(有的已流露地表、许多容易开采),水质好(水质无臭、无味、透明,PH=8.1~8.8,属低矿化、低硬度、高温弱碱性、偏硅酸氡矿泉,内含氡、硅、钠、钾、锂、锶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特别是氡的含量在145埃曼左右,属优质氡泉)等特点,是湖南最大的优质天然氡温泉,也是华南地区四大热田之一,被誉为华南第一热泉。早在南宋时期,汝城热水之“灵泉圣水”就载入国家地理志。1990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联合国地热学院副院长、国际地热联合会理事D·H·弗里斯顿教授考察后大加赞赏,资助完成了温泉热模拟及大面积地热系统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本世纪初,热水温泉进行了旅游初步开发,建成包括温泉文化园、福泉山庄、热水漂流,集住宿、餐饮、娱乐、温泉水疗、商务会议于一体的国家级4A级景区。2005年11月,热水被授予中国温泉之乡。2007年,该景区获得中国乡村旅游“飞燕奖”暨最佳休闲旅游度假奖。热水镇于2009年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11年被评为“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2014年,热水镇镇街区作了较大的修缮整治。福泉山庄及文化园作了提质改造,新建了温泉广场及休闲观光带。这年冬,在这里举行了中国郴州国际温泉旅游节开幕式,热水镇被列入全国宜居小镇。汝城温泉点多面广,可采流量大,水质好,并且利用开发初具规模,颇受国内外专家好评。2015年,被授予“中国温泉之乡”称号。
十一、华南避暑山城
汝城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接壤处,四周低、中间高,而且平坦开阔,平均海拔600来米,是典型的山间盆地,是国家南岭山脉山地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的核心区。既具有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的特点,又不乏高山小气候优势。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历年平均气温16.7℃,降雨量1545.7㎜,无霜期达274.5天,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常年绿树成荫,四季瓜果飘香,森林覆盖率达73.69%,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和湖南省重点林区县。物种丰富多样,有动植物种类1万多种,其中有乔灌木树种共有85科677种,药用植物700多种。河流湖泊星罗密布,有河流696条,小Ⅱ型以上水库69座,山塘744口。形成了汝城既有山区小气候而少瘴气,负离子丰富而少紫外线辐射,空气清新而少污染,气候温和而湿度适中的特佳气候。具有“小昆明”之称。2009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对汝城气候、小气候、空气负离子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全境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少严寒,负离子含量高。负氧离子最高达120000个/立方厘米;年气候舒适期为196天,比省会长沙长63天,比风景明珠张家界长37天。境内天然井矿泉水丰富,且均含硒等微量元素和盐类等物质,益五脏,清肺胃,生津止渴,加上磁铁矿贮量大,地表磁场高,水体被磁化,水质特别好。汝城是人类最佳宜居之地。2009年,中科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蔡立力所长在为汝城总体规划修编时,就县城的发展定位为“理学发源圣地,华南避暑山城”。
十二、红三角户外运动基地
汝城位于湘粤赣“红三角”的中心腹地,是湘江、赣江、珠江的发源地之一。全县山地丘陵面积306万亩,森林履盖率高,河流湖泊密布,高山峻岭,群山连绵,岩洞富集,峡谷奇特,集山、水、石、洞、泉于一身,融奇、特、险、幽、秀于一体。全县有800—1000m高山320座,1000—1200m高山168座,1200—1500m高山97座,1500m以上高山14座,最高峰是小垣的五指峰,海拔达1726.6m。奇峰异景有天柱山、七拱龙、飞云台、白云仙、岩鹰石、猪头寨等。著名的山洞有白石岩、清风岩、连珠岩、厚坊岩、相公岩等。洞内怪石嶙峋,钟乳林立,流水潺潺,曲径通幽。有富有神奇色彩的君子岭。有形成于数百万年前被誉为中国低纬度低海拔古冰川遗址博物馆的热水黄石古冰川群。有被列为湖南省户外运动训练基地的长达十来公里的江背山大峡谷。峡谷内石峰千仞,仙劈神削,石屏绵延数里,奇砾硕石密布,是莽莽苍山中一道美丽的风景。峡谷山上平头岭近百个小山苞,好似神仙布下的八卦阵。有芳草连天,碧波万顷的南岭第一大高山草场——白云仙草场。有地处三省交界风光秀丽的南国天山——氾水山(广东名万时山、江西称范子山)高山草甸。还有被列为湖南省水利风景区的龙虎洞水库等诸多水域景观。同时,与资兴资源共有的浙水第一生态漂流——东江漂流距县城仅30来公里。经暖水进入“南洞庭”——东江湖,却只有20多公里。这些,都是发展户外运动的好去处。多年来,连续举行的“红三角”氾水山大草原帐蓬露营节,吸引了三省数以万计的驴友到此溯溪登山露营。广东省授予万时山(即氾水山)为广东省九万里企业家户外运动俱乐部签约基地,湖南省授予氾水山为户外拓展培训基地。现三省联合将此处申报国家级“红三角户外露营基地”。2012年12月23日,中国(湘粤赣)“红三角”文化生态旅游节在汝城开幕。随着厦蓉、湘深高速的开通,汝城即可成为“红三角”地区的交通枢纽,将迎来“红三角”乃至全国驴友前来野外露营、汽车露营、攀岩、探险、溯溪、登顶、荡舟、漂流等户外活动。同时,汝城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可让游客来汝开展户外运动时,进行红色文化参观,感受古代文化熏陶,丰富活动内容。汝城将成为“红三角”地区前景广阔的户外运动基地。
(作者系汝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红网汝城站
作者:朱惠芳
编辑:龙芳华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