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年,当你乘车沿着省道S352路过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清泉镇时,她再也不会是这个模样了。旧貌换新颜,茶香满潇湘。
7月26日,由湖南省旅发委、湖南省委网信办、湖南省扶贫办和湖南日报社主办,华声在线、新湖南承办的湖南省第六届网络文化节——“旅游扶贫 文旅兴县”全国网媒湖南行进入桂东县。在清泉镇的万亩玲珑观光茶园,吹着冰爽的山风,来自全国的30多家媒体记者,听清泉镇镇长郭洪波、蓝老爹公司总经理蓝利丽讲述他们的美好未来。
清泉镇岂能无茶业
规划建设中的万亩玲珑王茶叶观光园位于清泉镇、桥头乡,距桂东县城38公里,距井冈山约70公里,省道S352线贯穿全境连通井冈山,交通便利。园区核心面积10000亩,是一个集生态、观光、旅游、体验、文化、民俗于一体的农业观光休闲旅游景区。目前茶园已经建好,也修建了部分游步道。
清泉镇副镇长何慧麟告诉记者,现在,茶园每年就有10多万人次的游客,不过在茶园停留的时间不长,“游客来了看一下茶园,买了茶叶就走了。因为没有游玩项目,也没有餐饮和住宿,不会在这里停留很长时间。”何慧麟说。
郭洪波表示,完全建好后的茶园,将解决这些问题。“在整体规划中,万亩玲珑王茶叶观光园除了茶园外,还将建设名宿、农家乐等配套服务和休闲场所。”当然,民宿和农家乐建好了,还得能把游客留在这里。万亩玲珑王茶叶观光园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我们还将开展茶叶采摘、手工制茶等体验式休闲项目,让过来的游客不但有看的,还有玩的。”郭洪波说,据他介绍,这个茶园将在明年全部建好,并开放。
建好后的茶园,对于当地百姓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郭洪波说:“村民有四种方式可以从中获利,包括自种自销、到茶园务工、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届时,清泉镇的百姓都将受益于这个茶园。
畲族小姑娘开发新茶品
在一次市场营销的调研课程中,听到老师讲目前全球的绿茶是供大于求,而红茶的需求量正在不断的增大,回想起父亲病故前一直在摸索的桂东红茶传统的制作工艺,蓝利丽便开始沉下心研究红茶,查资料,做调研,勤实践,请教老师,反反复复,对比茶叶市场,决定就此发力,试制红茶,终于探索出制作优质红茶的品种——金观音。目前,蓝老爹公司生产的红茶达到了湖南的领先水平。
因为金观音的表现出色,蓝利丽的小作坊转型升级为大公司,也开始为村民造福。蓝老爹公司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2017年与桂东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鲜叶收购合同,还请当地村民到公司务工,蓝利丽告诉记者:“每年有600人到我们公司来从事采茶等工作。”目前,蓝老爹公司已带动茶农4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郭洪波告诉记者,2014年,清泉镇有贫困户616户,共1975人。通过过去三年的努力,目前还有贫困户161户,共460人。他们的目标是今年实现全面脱贫。而正是茶园的存在,让这个目标成为可能。
传承创新铺就扶贫路
为什么是蓝利丽?并不是偶然。
传承是蓝老爹公司创办的动力。明末清初,畲族蓝氏祖辈从广东嘉应州迁至桂东开创了桂东种茶、制茶、喝茶的历史,桂东宜人的海拔、宜人的气温、清晰的空气等坏境造就了桂东是生产好茶的宝地。
畲族祖辈的制茶技艺一代一代相传,传至蓝利丽的父辈,蓝利丽依稀记得父亲带着村民种茶,为提高红茶的制作技艺,有一次在实验时浪费了一批鲜叶却被误会为私吞了资金,万般无奈在屋檐下跺脚哀叹。
2012年,蓝利丽的父亲不幸去世,茶叶款没有追回,堆在家里的茶叶卖不出去,村民的鲜叶款没有着落……这一切让蓝利丽几近崩溃。直到她偷听到哥哥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求人买茶,她觉得不能再拖后腿,收拾好心情,按照父亲的遗愿,在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奔赴湖南农大茶学院求学,对自己从小传承接受的畲族蓝氏传统制茶技艺进行了细细揣摩,从而慢慢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融畲族蓝氏祖辈传统与现代制茶工艺于一体的制茶技术。
2012年,桂东手工茶传统制作技艺和桂东采茶调一起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穿越历史的烟波,蓝氏祖辈将种茶、制茶技艺传承下来,并根据时代需要进行创新改进,最终成就经典,惠及乡邻,成为桂东县扶贫路上一颗闪亮的星。(刘涛 刘玉锋 黄煌 康蒙)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涛 刘玉锋 黄煌 康蒙
编辑:龙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