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临武县:打捆离田 秸秆为乡村振兴添 “绿能”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唐哲宁 通讯员 邓圣立 郴州报道

曾经,稻谷归仓后散落的秸秆,是农田里的“生态包袱”,也是乡村环境治理的难题。如今,临武县农业农村局大力推动秸秆打捆离田行动,引进中联重科履带自走式打捆机等先进农机,让昔日的“废弃物”变身乡村振兴的“绿色动能”。

图片2.png

在临武县武水镇刘家村的稻田里,一台履带自走式打捆机往来穿梭,将散落的秸秆迅速打捆成整齐的方柱形草捆,成为田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设备可实现秸秆自动捡拾、粉碎、压缩、捆扎一体化作业,替代传统人工割捆、搬运等繁重工序,每小时可完成8至10亩秸秆打捆,大幅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采用的履带式行走设计,接地面积大、压强小,能轻松应对泥泞稻田、坡地等复杂地形,实现全县不同地貌乡镇的全覆盖作业。

vlcsnap-2025-11-25-10h30m27s203.jpg

湖南冠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石峰介绍,单日最高作业量可达90亩,产出约30吨秸秆。较干燥的秸秆将作为饲料送往牛场,而较湿润的秸秆则经过初步加工,可制成可降解环保材料,用于生产纸杯、蛋托等产品。目前,秸秆牛饲料的市场价格约为每吨800元。

5b8ab0d549654a324d6277f5bda1cd08.jpg

秸秆及时离田,不仅能大幅减少田间病原菌和虫卵的越冬基数,有效降低来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率,还能通过资源化处理变废为宝:既可作牛羊养殖的粗饲料,也能加工成生物质燃料、有机肥原料等,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提升。

临武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雄清表示,该局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一是引进先进设备,提升打捆作业效率。这些设备不仅作业效率高,还能将秸秆压缩成便于运输和储存的标准捆型。目前,相关设备已在多个乡镇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二是加强技术培训,通过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户系统讲解秸秆打捆的技术要点和操作规范,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健全秸秆回收利用体系,与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将打捆后的秸秆用于生物质燃料,牲畜饲料加工等,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目前,临武县已建成6家标准化秸秆收储运中心,培育秸秆综合利用主体万吨级1家、千吨级2家,购置秸秆综合利用相关设备31台。同时,对秸秆利用实行每吨100元的补贴政策,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推动秸秆回收利用量突破1万吨,秸秆粉碎还田面积超过9万亩。

vlcsnap-2025-11-25-10h31m14s569.jpg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全面推动秸秆打捆工作,继续引进更先进的打捆技术与设备,提高打捆效率和秸秆利用率;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秸秆的市场渠道,减轻农民负担。同时,我们还将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完善保障机制,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唐雄清表示。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唐哲宁 邓圣立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55/69/1545609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序厅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