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当下,郴州市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路径,企业科技副总应运而生。他们作为企业从事科技创新、科技管理工作的领航人,带来了前沿技术与创新理念。为展现这一群体的突出贡献,红网时刻新闻联合郴州市科技局推出《科技“智”援——郴州企业科技副总风采录》系列报道,聚焦郴州各县市区企业科技副总及其所在企业,讲述他们以智慧赋能产业发展的精彩故事。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用梅 通讯员 丰锦 郴州报道
在桂东众意竹木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块块纹理清晰的高耐户外重竹板材正从自动化生产线缓缓送出。看着这些兼具环保与耐用特性的竹制品,公司科技副总杨赛花的眼中满是期待——自2023年任职以来,她以工商管理专业为基础,以产学研合作为抓手,带领企业突破竹材加工技术瓶颈,不仅让“小竹子”长成了“大产业”,更通过“企业+合作社+竹农”模式,带动千家万户增收,成为郴州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典范。

跨界转型
从管理人才到科技先锋
杨赛花的职业轨迹,始终围绕“突破与成长”展开。她深耕工商管理领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企业运营经验。2023年,当桂东众意竹木开发有限公司亟需一位既懂管理、又能推动技术创新的负责人时,杨赛花毅然加入,担任科技副总,开启了跨界赋能竹产业的新征程。
“桂东是楠竹资源大县,但长期面临‘守着好资源,却做不出好产品’的困境。”入职之初,杨赛花便深入调研行业现状:传统竹制品易开裂、变形,难以满足户外使用需求,而高端竹加工技术又被少数企业掌握。这让她坚定了“以科技破局”的思路——唯有通过技术升级,才能让本地楠竹资源释放更大价值。
在她的推动下,企业近年累计投入400多万元用于技术研发,更牵线搭桥促成公司与南京林业大学竹材工程研究中心建立深度合作。依托高校科研力量,团队成功攻克高耐户外重竹板材加工核心技术,从改变竹材内部吸水基团入手,从根本上解决了户外板材开裂、变形、防腐、防虫等行业难题。这一突破,不仅让企业产品品质实现质的飞跃,更让杨赛花从“管理能手”快速成长为“竹产业创新推动者”。
破局攻坚
以技术创新激活企业活力
桂东众意竹木开发有限公司的核心业务,是竹制品、竹工艺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杨赛花加入前,企业虽坐拥本地楠竹资源优势,却受困于技术滞后、产品附加值低,还面临原材料供应不稳定、启动资金短缺等难题,在国内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举步维艰。
“技术是根,市场是魂,两者缺一不可。”任职科技副总后,杨赛花扛起“技术突破+市场开拓”双重责任。技术层面,杨赛花带领技术团队,与南京林业大学专家携手攻关,通过改变竹材内部的吸水基团,从根本上突破了户外竹材易开裂、变形、防腐防虫性能差等技术瓶颈,让企业站在了行业技术前沿;她主导推进与南京林业大学的产学研项目落地,从工艺优化到设备升级全程参与,推动企业形成“研发-中试-量产”的完整技术转化链条。截至目前,公司已凭借多项核心技术拿下4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高耐户外重竹板材加工技术达到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自动化加工设备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市场层面,杨赛花将工作重心放在国内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上。她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工厂实时沟通生产进度,精准对接客户需求;针对户外建材、园林景观等细分领域,推出耐高温、耐吸水、不变形的户外重竹防腐竹地板及户外用材,产品凭借优异性能逐步打开市场。技术与市场的双重发力,让企业成功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地方小厂成长为省市龙头企业。
产学研联动
借高校智慧解产业难题
“竹产业的技术升级,离不开专业科研力量的支撑。”杨赛花一方面主动对接南京林业大学竹材工程研究中心,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牵头负责合作项目的具体落地,从技术需求沟通、研发方案制定,到试验数据整理、成果转化应用,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
这种“企业提需求、高校出方案、联合攻难关”的合作模式,让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例如,双方联合研发的高耐户外重竹板材技术,不仅通过了严苛的性能测试,还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产品加工精度和耐用性大幅提升。同时,合作过程中,高校专家定期为企业技术团队提供指导,帮助员工提升专业水平,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操作的骨干力量。
面对市场需求变化快、技术迭代周期短的挑战,杨赛花与高校团队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探讨产品精进方向,根据商业趋势调整研发重点,确保技术始终紧跟市场需求。“只有让科研围着产业转,才能让创新真正创造价值。”这是她在产学研合作中总结出的核心经验。
反哺乡村
让竹产业成为增收“绿色引擎”
作为扎根县域的科技型企业,杨赛花始终将“带动乡村振兴”作为重要使命。她深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本地竹农的支持,而企业的成长也应反哺农村发展。为此,她推动企业构建“党支部-工会-人社”三方协调机制,创新推出一系列帮扶举措:
在原材料供应方面,她对接32家合作社,与周边村组开展“合作共赢”,通过签订“订单式采竹协议”,在县内设立多个原材料初级加工点,既保障了企业原料稳定供应(供应率超95%),又让竹农每亩竹林年增收800元,切实解决了“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难题;在就业帮扶方面,企业设立“扶贫车间”,优先吸纳当地村民就业,还通过技术指导提升农户竹材初加工能力,帮助更多人掌握一技之长;在民生保障方面,设立“职工关爱基金”,解决职工子女入学、住房等实际问题,企业先后获评“郴州市模范职工之家”“爱心企业”“百优食堂”等荣誉。
此外,杨赛花还推动企业投入约100万元改造智能生产线,开展5万亩低产林改造,既提升了竹资源利用率,又带动了林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企业已带动2万户以上竹农增收,让楠竹真正成为桂东百姓的“致富竹”“幸福竹”。

未来期许
让桂东竹制品走向国际
谈及企业未来的科技创新规划,杨赛花目标明确:“我们要进一步扩大高耐户外重竹产品的研发范围,开发更多适应国内外市场的新品,让桂东竹制品远销欧美。”下一步,她将带领团队聚焦户外竹材的性能升级,重点研发更耐高温、更耐磨、更环保的产品,同时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竹产业是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有科技赋能,未来一定大有可为。”杨赛花表示,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产学研合作为支撑,推动企业在竹材精深加工领域持续突破,同时深化与竹农的利益联结,让更多人共享产业发展成果,为郴州乡村振兴与绿色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从技术突破到市场开拓,从企业发展到乡村振兴,杨赛花用行动诠释了企业科技副总的责任与担当。在她的带领下,桂东众意竹木开发有限公司正以“竹”为媒,书写着科技赋能县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用梅 丰锦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