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汝城“大思政课”建设入选全国创新案例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邓生祥 郴州报道

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举办2025年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经验交流展示活动,发布2025年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汝城县《“三个四”模式激活基层思政动力》案例位列其中,是湖南省唯一入选创新案例。

微信图片_20251121171820_副本.jpg

2025年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经验交流展示活动现场。

汝城县是“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也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五色”资源密集辐辏、思政教育场景丰富多样。近年来,汝城县牢记殷殷嘱托,按照“一体化推进、全方位拓展”的思路,全力打造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为主体,行业思政课、景点微思政课和社会思政课为拓展的“四位一体”全域思政体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创响汝城特色“大思政课”品牌。

微信图片_20251121171809_副本.png

入选截图。

汝城县在思政课建设上坚持“四位一体”推进,以学校为主阵地,拓展行业、景点和社会“新航道”,以赛促建,推动了多领域思政课建设协同发展。学校思政课建设120人的思政课队伍,遴选10堂精品学校思政课,常态化开展“思政巡讲活动”。汇聚30多个部门单位参与,洗练打造30堂精品行业思政课。创新举办景点微思政课大赛,匠心打造21堂精品思政课,拓展6条精品线路和25个红色教学点,开展思政宣讲30多万人次。尤其是注重“社会性”,打磨推出12堂社会思政课,让社会人讲述社会事、社会事影响社会人,创新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

汝城县以“四题共答”强力驱引,破解保障落实、资源挖掘、课程融合、成果转化的四个难题。县委、县政府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创新出台县域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高位推动、全力落实,为思政课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编撰20余种本土教材,提炼数十个特色主题,为思政课建设提供“活水”。以“精品线路+思政金课”开辟“行走式”课堂,策划推出“五新教育”“我的沙洲行”,将思政课建设融合到日常红色教育中。推动思政教育与基层党建协同并进,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力“六治一网”治理精细化水平提升,十支特色小分队的宣讲矩阵,深入开展“五进”活动宣讲1000多场次。

微信图片_20251121171754_副本.jpg

汝城县2025年一体化推进思政课建设(行业思政课)大赛现场。

此外,为加速成果转化,汝城县统筹推进常态化巡讲、菜单式宣讲、现场授课、全方位宣推“四措并举”,让思政课“动起来”“走出去”,也“活起来”“火起来”。目前,全县累计巡讲1200余场,巡讲专题145个,受益超过25万人次。主动出击向外开讲,足迹覆盖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省市,受众35万人次,得到了各级主流媒体深度报道、广泛推介。

入选全国创新案例的喜讯传来,在全县不同群体中引发了不小震动和积极热议,尤其让牵头负责的思政课建设工作专班和汝城县委宣传部倍感振奋。“入选了,是荣誉、是鼓舞,更是勉励、是动力。”汝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超辉表示,今后要继续全力抓好抓实思政课建设,打造更富实效、更有影响的“大思政课”特色品牌。

党中央新近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为汝城县持续深入开展思政教育指明方向、注入动能。汝城县委书记马文才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继续按照“一体化推进,全方位拓展”要求,持续加力抓好思政教育工作,建好用好特色思政课,深入开展“五进”活动,推动红色教育走深走实、红色传承生根开花。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邓生祥

编辑:唐哲宁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55/66/1545031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序厅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