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晓
朋友,你听说过“可岩可田”吗?现在我要告诉你,它就藏在宜章县笆篱镇桥头村,离莽山著名的五指峰景区只有九公里。
这是郴州市文旅集团精心打造的一处秘境。11月1日,我们随宜章县作协来到“可岩可田”采风。小车行至桥头村往左一拐,没多远,这个新兴的民宿山庄就出现在眼前。
山庄被连绵的山峦环抱,山形千姿百态——有的如巨龙盘踞,有的似屏障矗立。山脊线条流畅,层层叠叠,远看就像一幅苍劲的水墨画。山体是不同年代的岩石构成,岁月侵蚀出独特的纹理,透着自然的粗犷。山脚下是刚收割的田地,田埂上野花点点,绿草丛生。山坡上植被层层叠叠,色彩斑斓,给山庄添了几分神秘和诗意。

走进庄内,最先看到的是一栋中欧风格的三层民宿,三十多间客房。推开一间客房门,我不由愣住了——宽敞的房间,雪白的床单,金色的贴纸,银色的茶几,落地窗明亮洁净。游客需要的这里一应俱全,说实在的,大城市的星级酒店也不过如此。推开窗,外面就是一幅农耕图景,田埂纵横,鸡犬相闻,简直比桃花源还要桃花源。住在这般舒适的环境里,游客更能静心享受山庄的美景与宁静。酒店经理说,今年一月开业以来,已接待了好几万游客。这里成了探访莽山最好的落脚点,旅途劳顿的游客在这儿歇一晚,尝尝山村腊味,第二天就能精神饱满地去游览莽山。
民宿前几棵古樟树挺拔入云,树下放着木制长椅,供游客歇脚赏景。旁边一条山溪从山顶潺潺而下,四季不断。沿溪修了一条蜿蜒步道,两旁种着桃树和垂柳——春天落英缤纷,夏天柳丝拂水。溪中小鱼自在游弋,忽东忽西。约上三五好友,在树下石凳围坐,听着潺潺水声,品着本地香茗,吹着徐徐山风,聊着乡野趣事,那才叫惬意,真是神仙般的日子!
山庄里还设了个土特产作坊,向游客展示传统手工艺。在师傅指导下,你可以亲手烤制香肠、红薯、土豆等等。哎呀,那个香味瞬间飘满山野,勾得游客食欲大开,尝过都说好。这样既欣赏了自然风光,又体验了人文底蕴。
庄内还规划了登山步道,沿途设有指示牌和休息点。徒步其中,可以欣赏不同的山景和植被,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亲近自然,呼吸山间的清新空气,聆听鸟语花香,让身心在运动中彻底放松。

餐饮方面,山庄特别注重本地特色和健康理念,主打农家菜、山珍野味和时令蔬菜。餐厅环境雅致,有些还带观景窗或露台,让游客在用餐时也能欣赏自然美景。地道的风味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山庄对饮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尊重。
秋天是山庄最美的季节。山峦被红叶、黄叶层层点染,枫树红的像火,银杏黄的似金,与常青树交织成斑斓的画卷。庄旁的稻田在秋风中泛起金色波浪,与远山近溪相映成趣。漫步田埂,闻着稻香,感受丰收的喜悦,你会不由自主地对自然生出深深的敬畏。
朋友,你说“可岩可田”美不美?其实不止是美,这四个字本身就有一种通透又厚重的韵味,像是从岁月深处走来,带着山岩的清洌和田垄的温润,让人一见就心安。它不是刻意雕琢的风雅,而是自然本真的流露——人生最美好的两种姿态:既能如岩石般坚韧,又能像田野般包容。

“可岩”,是风骨的坚守。就像山巅的岩石,任风雨侵蚀也不弯折,经霜雪洗礼依然挺立。“可田”,是心性的柔软。以宽广的胸怀接纳种子,用温柔的姿态孕育生机。在风雨中扎根,在琐碎中接纳,这就是生命的智慧。
“可岩可田”最动人的,是它道出了人生的平衡。它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内心的渴望:既要像岩石般坚毅,顶风冒雪也不改初心;又要如田野般温厚,接纳万物,生生不息。在刚与柔、进与退之间找到平衡,才不负岁月,不负自己。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华晓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