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恪守军人本色 做好革命的“一块砖” ——记退役军人杨辉

“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不管组织把我放到哪里,我都要将‘这块砖’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这是苏仙区栖凤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杨辉自我鞭策时常说的话。

1999年,18岁的他参军入伍,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退役后,他回到家乡,服从组织安排,先后在栖凤渡镇农技站、交通站、环保办、治超办、退役军人服务站等岗位任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不论扎根在基层的哪个角落,他都以一颗赤子之心,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默默奉献,把工作做到服务对象的心坎上。

为退役军人建个家

2019年,栖凤渡镇要组建退役军人服务站。彼时还在镇环保办和治超办工作的杨辉主动领命。

因为他深知,退役军人需要一个怎样的家。

摸清底数,方能精准谋划。工作之初,杨辉带队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了解掌握全镇1197名退役军人的基本信息,并全部建立个人台账,实行规范化管理。

“家人”入册后,杨辉又严格按照“五有”标准,逐一指导建站。他还精心挑选画报、设计标牌,努力将服务站建设得富有家的温馨感。

“我们退役军人总算有归属了!”走进服务站,不少退役军人都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为了经营好这个“家”,确保“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落实落细,杨辉丝毫不敢懈怠。

优待证办理、群众上访接待、优抚政策答疑……在这里,他耐心细致地为退役军人办理各项业务,用心用情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针对行动不便的优抚对象,他则和工作人员一起携带设备,逐一上门服务。服务之余,他还常常同老兵们拉家常、话发展,了解老兵的身体状况与家庭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诉求与心声。

“感谢你们一趟趟来我家,关心我的生活,让我心里特别暖和!”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耄耋老兵李发秀每次见到杨辉都难掩激动,紧握着他的双手不愿松开。

每逢春节、八一建军节,杨辉都不会忘记为退役军人和烈属送去慰问物资,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有时候,他会邀请部分参战老兵代表、现役军人家属来服务站参加座谈会,分享交流心得,畅谈发展建议,大家其乐融融。

2019年,在杨辉的召集下,栖凤渡镇成立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这支由30名退役军人组成的队伍,保持着“闻令即动、随时能战”的军人本色,积极投入到森林防火灭火、社会治安巡逻、抗洪救灾等工作中,为守护一方平安贡献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硬核力量。

为村民致富铺好路

2020年,杨辉被任命为栖凤渡镇太阳坌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乡村振兴的重担。

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杨辉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家乡建设好。

他把交通通畅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深入调研了村里的交通状况,并针对村组道路弯曲坑洼,群众出行不便的现状,谋划开通太阳坌村至镇汽车总站的公交线路。

他来回奔波于相关部门咨询业务、办理手续,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对全村公路进行提质改造。铺填石子、清除路障、安装警示牌……最终,在他的努力下,途经太阳坌村和新庄村,一天来回4趟的867路通村公交开通了,村民出行赶集、学生上学放学既方便又安全了。

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标准化改造600亩烟田,整修烤烟基地路面,生态改造50栋烤烟房,将传统烧煤改为燃烧生物颗粒,增设1000平方米库房……2021年,杨辉推行的一系列精准举措,不仅解决了5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还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

2022年,苏仙区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杨辉抢抓机遇,以“绿、美、亮、净、硬”五字标准,组织村民开展“搞卫生”“除垃圾”“清杂物”“防疫情”活动。他带领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上门入户,通过开展夜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把乡村振兴的好政策宣传进老百姓心中。在村民的积极配合下,全村拆除8000余平方米的危旧房屋、残垣断壁,清除300余立方米垃圾,改造223座旱厕,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100%,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我将恪守军人本色,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不计个人得失,为村民的美好生活不遗余力。”23年弹指一挥,杨辉把曾经的铿锵誓言践行在基层、在田间,熬成岁月的点点星光。


来源:今日郴州

作者:谭洁

编辑:何雨杏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序厅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