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本挂历 一份守望 一片安澜 ——记退役军人钟艳芳的风雨情

中学时期,钟艳芳家中墙上挂着一本特殊的挂历,上面既不是山水风景,也不是偶像明星,而是一组英姿飒爽的女兵照片。每天抬头凝望,那些身着戎装、眉目坚毅的身影,就如同一颗种子,在她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2008年,18岁的她终于循着这份最初的向往走进军营,用五年青春,为梦想写下了最有力的注脚。多年过去,尽管已转换人生舞台,但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钟艳芳依然用实际行动,延续着那份女兵的飒爽风采。

淬炼:军营铸魂

军营是一座大熔炉,将钟艳芳从一位怀揣浪漫梦想的少女,锤炼成一位素质过硬的合格战士。在训练场上,她总是主动加练;在学习室里,她勤于记笔记,将挂历上女兵的英姿,化作自己多次荣获“优秀士兵”称号的成长轨迹。

2013年,钟艳芳转业至地方,先后在多个岗位历练。2018年调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时,她面临严峻考验:原科长调离,她必须在无人帮带的情况下迅速进入角色。面对“汛限水位”等陌生术语和堆积如山的资料,钟艳芳首次感到了本领恐慌。

然而,军人的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她把工具书当成战友,把同事当作老师,一份雨情报告反复修改十几遍,常常为了一份材料推敲到深夜。“不会写不要紧,只要肯写、勤写、勤练、勤看、勤思考,就会有进步。”主任的鼓励成了她的动力源泉。凭借着在部队练就的拼劲,她很快摸清了全市主要水文站点,掌握了汛情研判要领。

坚守:风雨砺剑

2024年“格美”台风来袭期间,防汛值班室的灯光彻夜不熄。钟艳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值班值守工作中。她紧盯雨情、水情、汛情、灾情、险情变化,认真分析气象卫星云图和各类预警信息,不敢有丝毫松懈。

“预警早一分钟,危险就少一分。”在抗击“格美”台风的日日夜夜里,她坚持做到“三个第一”:第一时间将各类信息整理成水旱灾害防御日报和情况汇报,为科学调度提供重要依据;第一时间将气象预警和省山洪灾害预警转发至各县市区,确保预警信息直达一线;第一时间对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进行电话抽查叫应,层层压实防御责任。

风雨持续了多久,她就在值班室坚守了多久。由于监测预警及时,处置措施得当,汝城、桂东等地成功处置山洪风险498处,及时转移了危险区群众。

台风过后,她又迅速展开暴雨洪水复盘工作,经过连续奋战,最终完成了9000余字的《郴州市水利局资兴7·27复盘总结报告》,为建立防范长效机制提供了宝贵参考。

为民:清泉润心

“这水,真是救命的甘霖!”2022年盛夏,看着清冽的水流通过新配置的抽水设备,滋润着干涸的农田,临武县西瑶乡种粮大户雷运隆激动不已。

这一幕背后,是钟艳芳带病奔走十几个乡镇的坚守。当时,郴州正遭遇罕见旱情,她发着高烧却依然坚持在一线勘察灾情。“庄稼等不起,老百姓等不起!”带着这份紧迫感,她连夜撰写报告,成功争取到资金购置324套抽水设备和7台移动净水器,及时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2024年,“格美”台风过境后,资兴市州门司镇白筱村等地的供水设施被严重损毁,村民们只能依靠沉淀后的黄泥水度日。钟艳芳心急如焚,立即协调调配3台移动净水器和102台抽水机驰援灾区。

临时供水问题解决了,钟艳芳却没有停下脚步。她深知,要彻底解决问题,必须着眼长远。于是,她再次踏上灾情核查之路,白天走访受灾点,夜晚伏案撰写报告。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争取到中央救灾资金4000万元,为灾区重建注入了强劲动力。

岁月悠悠,那本激励钟艳芳参军的女兵挂历早已不知散落何处,但刻在骨子里的军人本色,却在防汛值班室不灭的灯光下、田间地头奔波的脚步中、灾民脸上重展的笑颜里愈发鲜亮了。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肖佩珊

编辑:沈馨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序厅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