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临武县:水到渠成!绘就区域协调发展新图景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0日郴州讯(通讯员李艳玲)一泓清水,不仅关系万家灯火,更承载着区域发展的潜力与乡村振兴的希望。11月9日,惠及宜章、临武两地的跨区域供水“生命线”正式开工,这不仅是一条输水管道的铺设,更是一次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共享理念优化资源配置的生动实践,为郴州乃至更广区域的协同发展注入了汩汩清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对于宜章、临武两地而言,这条总投资2.58亿元、绵延33公里的“水动脉”,意味着“水源稳定、管网畅通、保障有力”的供水体系将从蓝图走向现实。它一头连着莽山水库的优质水源,一头连着沿线乡镇百姓的期盼与未来产业发展的根基,堪称一条实实在在的“民生线”“发展线”。工程的建成,将有效提升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化解可能存在的“水瓶颈”,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水”,为乡村振兴引来“活力水”。

这项工程的深远意义,更在于其“跨区域”的特质。它没有画地为牢,而是以水为媒,将宜章、临武两地的水资源供给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从“各自为战”到“协同作战”的转变。这种跨区域的统筹规划与共建共享,体现了系统思维和全局眼光,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它告诉我们,面对水资源等基础性资源,唯有打破地域藩篱,加强互联互通,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筑牢区域共同的水安全屏障。

值得一提的是,工程建设遵循“质量第一、生态优先”的原则,并采用分期建设模式。这既彰显了对工程质量和长远效益的负责态度,也体现了对沿线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的高度尊重。在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将生态环保与民生关切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寻求发展与保护的最佳平衡点,这本身就是现代化治理能力的体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莽山到武水,流淌的不仅是清泉,更是发展的机遇、协调的理念和为民的初心。我们期待,这条“水脉”能够高效、优质地建成通水,早日润泽一方百姓,赋能一方发展。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启示:在推动区域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应更多着眼于类似的基础性、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补齐短板、强化弱项、畅通循环,不断激发内生动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李艳玲

编辑:何雨杏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55/54/1542164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序厅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