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1日讯(记者 胡用梅 通讯员 邓和明 关进)9月29日,嘉禾高新区内掌声阵阵,湖南省大前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前智能”)自主研发的26米超大型双动柱龙门加工中心正式下线。这台被业界称为“巨无霸”的数控机床,不仅突破了超大型高精度机床领域的技术壁垒,解决了多个重点行业关键零部件“卡脖子”的制造难题,更标志着嘉禾县传统产业向新质生产力跨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嘉禾智造”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套龙门我们用时将近一年,研发成本超出了800多万,现在做成功了,客户已经验收,马上就能发货。”大前智能董事长李天平看着眼前这个“大家伙”心里非常激动。据他介绍,该设备集成了智能传感、数字孪生、自适应控制等尖端技术,具备自诊断、自补偿、自优化功能,真正实现了加工过程的智能化、可视化与可预测性。
此前,超大型龙门机床两侧平衡度控制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我们专门研究仪器,尝试了很多研发方案,现在终于把这项技术‘吃透’了。”李天平介绍,这台设备不仅体型庞大,精度更是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能满足高精汽车模具、航空航天、风电核能等领域对超长超重工件的加工需求,可实现高铁车体、风电转子、火箭舱段等“大家伙”“一次装夹、多工序复合加工”,彻底解决了传统机床效率低、精度差的痛点。
作为一家2022年6月才落户嘉禾的企业,大前智能仅用3年时间,就凭借一支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队列。公司专注于天车龙门高速机、大型工业母机、高速高精立式加工中心等产品的研发制造,年产值达1亿元,产品畅销华南、西南地区。此次26米超大型双动柱龙门加工中心的成功下线,正是大前智能深耕核心技术研发的成果,也是“嘉禾协同创新”模式的生动实践。该模式形成了“企业攻关+本地配套+科研支撑”的产业链闭环,让“嘉禾智造”从过去的单打独斗,转变为如今的抱团发展,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肥沃土壤。
近年来,嘉禾高新区始终锚定“中国精铸小镇”目标,坚持以铸锻造产业转型升级和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为核心,持续巩固“一主一特”产业格局,即以铸锻造为主导、装备制造为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为实现“不出园区能够生产制造数控机床”的目标,园区大力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不断延链、强链、补链,如今已形成前端有铸造、中端有精加工、后端有装备制造的完备产业链体系。
“从生产传统灰铁‘小五金’到制造‘大机床’,嘉禾的转型之路彰显着传统产业向新质生产力的跨越。” 嘉禾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何君虎表示,目前这台超大型机床正在申请湖南省首台(套),它不仅是一台设备,更是嘉禾产业升级的宣言书。接下来,嘉禾将以此为起点,在智能制造的赛道上跑出“嘉”速度,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嘉禾力量。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 用梅 邓和明 关进
编辑:胡用梅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