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31日郴州讯(通讯员 邱佳乐 萧泽威)10月30日,省委组织部“田间课堂”走进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聚焦乡村民宿产业发展,通过“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互动答疑”的模式,为北湖区50余名民宿产业带头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基层党员干部带来了一场关于民宿产业“破圈”之道的深度培训。

课堂教学“宿”说“新思路”
“激烈的竞争导致行业整体经营数据不佳。2024年,民宿的平均入住率仅为33%,平均房价和平均收益均创下近五年新低,大量民宿项目年入住率甚至未达两位数。面临着不太乐观的竞争环境,民宿产业破圈的钥匙就是24个字…”
“开民宿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区位,即交通区位、旅游区位,不要盲目投资…”
“民宿绝非家庭旅馆,要彰显个性,有个性化的环境、个性化的设计、个性化的服务、个性化的营销......”
在课堂教学上,湖南师范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凯先是用一系列数据分析了民宿产业发展当前面临的形势。并围绕民宿建设与运营管理,结合各地实践案例,从因地制宜、彰显个性、植入文化、直面市场、借势而为、科技赋能等六个方面讲解了民宿产业“破圈”的路径选择。近两个小时的授课,干货满满,学员们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做好记录。

现场指点“宿”兴“新路径”
课堂教学结束后,王凯与学员们边走边聊,来到华塘镇鹿岭民宿,针对民宿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现场指导。
“我们村离机场近,因此农村建房和巷道都很规整,如何盘活现有资源发展好民宿产业?”“可以利用好区位优势,开设农产品交易集市,出售土鸡蛋、绿色蔬菜等农产品…”
“我们的民宿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山上,气候环境好,特别是还有山泉水,但不知道怎么利用资源?”“可以发展森林康养和旅居民宿相结合的综合型产业,设计疗愈型旅居场景…”
针对学员提问,王凯个性化解读了最新的政策,传授了品牌营销策略和制定标准化接待流程、创新客房管理、员工培训与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指出了要打造与民宿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景观场景,促进民宿产业可持续发展。

提气鼓劲“宿”写新篇章
“王凯的讲课让我们年轻人对民宿破圈和产业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也有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非常感谢王凯,为我们北湖区名宿产业发展指明道路。”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以微信、短信等形式向老师表示感谢。
此次“田间课堂”,既有理论教学,又有案例分析,还有现场互动,有效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开拓了学员的视野,帮助学员理清了发展思路,明晰了发展路径,也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发展民宿产业的信心决心。培训结束后,学员们意犹未尽,纷纷结合自身实践,交流学习心得,畅谈未来规划。
塔水村党总支书记曹海鸥表示,塔水村鹿岭民宿村,后靠大山,前拥竹林,临近机场,郴州大道穿村而过,风景优美,交通便利,非常适合发展民宿产业,今后要进一步打响品牌,推动发展。
华塘镇鹿岭民宿负责人曹文青谈道:“王教授‘直面市场’和‘科技赋能’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我们要更好地利用北湖的交通优势,同时尝试线上营销新手段,拓展市场。”
仰天湖瑶族乡芙蓉村村干部何文秀说:“我们仰天湖有独一无二的南方高山草原资源,下一步要思考如何把这种‘野奢’体验做得更极致,真正形成核心竞争力。”
北湖区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民宿产业作为北湖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构建起“景区依托型、文化体验型、生态康养型”三大民宿产业集群,即仰天湖草原民宿带、小埠古村民宿群落、西河生态民宿走廊。2024年,全区民宿产业累计接待游客52.7万人次,实现收入1.58亿元。
以此次“田间课堂”专题培训为新起点,北湖区将持续在党建引领、政策扶持、资源盘活、品牌塑造上下功夫,紧扣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主线,推动精细化运营和特色化发展,打响北湖民宿品牌,让“民宿热”成为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邱佳乐 萧泽威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