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何芪葶 郴州报道
近年来,桂东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组织、服务、资源“三下沉”,将全县划分为586个网格,整合基层管理服务职能;推动3800余名机关党员以“机关+农村”“党员+网格员”模式结对入格,零距离联系4.9万余户群众;通过政策、人力、物资向基层倾斜,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治理效能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蹚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善治新路。
解难在网格:服务下沉暖民心
早上8点,桂东县寨前镇水湾村网格员黄胜雄已穿梭在村组间开始他每日的巡查工作,排查火灾隐患、检查河道环境、监督集市卫生、调解邻里纠纷。“我们多走一步,群众的麻烦就少一点。”他的话,道出了桂东网格治理的初心。
依托“党建+网格”模式,党员网格员们化身“移动服务站”,把解困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桥头乡顺义村村民黄家茂对此深有体会。今年初,他因病无法下田,眼看秧苗插播期将过,急得睡不着。乡干部得知后,立刻组织20余名党员组成志愿队,一天内就帮他抢插完5亩水田的秧苗,解了燃眉之急。
这些看似琐碎的事务,却构成了乡村治理的坚实基础。桂东以“服务下沉”的姿态,把解困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倾听连民心:组织下沉化矛盾
基层矛盾千头万绪,桂东靠“组织下沉”搭建沟通桥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桂府金街小区曾因物业费收缴率低陷入困境,原物业撤场,新老物业交接卡壳。县住建部门迅速联动乡镇、社区,组织业主代表、业委会、物业企业召开协商会,通过多轮耐心沟通,最终完成平稳移交,让小区管理重回正轨。
四都镇还化解了一起跨市纠纷:安仁县务工者张某在当地工地意外摔伤,双方多次协商无果。镇里启动跨区域联调机制,联合安仁县安平镇组建调解组,经过6小时沟通,促成双方达成赔偿共识。今年以来,全县领导干部下沉一线5400余人次,现场解答政策咨询684个,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739起,用“开门听、下访听、接访听”畅通了民声渠道。
应急冲在前:资源下沉护平安
危难时刻,资源下沉是守护群众的“定心丸”。去年7月,桂东县遭遇持续强降雨,青山乡汛情告急,道路中断、通讯瘫痪。乡党委立刻启动应急响应,依托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网格长“三长”体系,组建起由党员干部、民兵、退役军人组成的应急突击队。
队员们顶风冒雨徒步挺进失联村庄,在灾情严重的寨坪村,蹚着齐腰深的洪水,连夜转移11名被困群众。79岁的独居老人郭爱英看着浑身湿透的队员,热泪盈眶,“看到你们来了,我心里就踏实了。”如今,桂东通过求助热线年均处理群众急难求助4800余起,真正做到“群众事无小事,急事有人管”。
共享暖人心:治理下沉聚民心
乡村善治不仅要解难题,更要聚民心。桂东落实“三长”制,践行“好事让基层干部做,好人让基层干部当”。群众添丁、寿辰、入伍、升学时,结对党员要么致电祝贺,要么上门走访,把关怀送到心坎上。
青山乡宋家村郭明亨老人过71岁生日时,没有大操大办。村干部主动上门,在村公共服务中心为他举办了一场简朴又温馨的寿宴。乡里还通过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新风大食堂推进移风易俗,让“喜事有人贺”变成“喜事有新风”。今年以来,全县已为1800多人次送上添丁、寿辰、入伍等贺礼,礼金超60万元。
从网格解难到民心倾听,从应急担当到共享温情,桂东县以“三下沉”为抓手,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织密了全方位民生服务网。桂东的乡村善治路再次印证“基层是治理的‘主战场’,民心是发展的‘定盘星’”。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何芪葶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