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桂东流源:美丽乡村的“花式”宠老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唐伟峰 郴州报道

秋风送爽,心暖重阳,一大早,桂东县寨前镇流源村的村部大楼热闹不止。85岁的老人邓美容,拿着刚出炉的糯米糍粑,一口一口吃了进去,瞬间暖在了心头。吃糯米糍粑是重阳节桂东的习俗,意味着老年生活也是美滋滋的。

重阳节流源村会把一群“八零”后的老人聚在一起,大家一起吃一碗长寿面,喜笑颜开,在每一位老人们的脸上显露。借着这样难得的机会,村委会将国家针对老年人的养老政策、以及年老身体需要注意的事项,一一给大伙讲清楚。

流源村,现有八十岁以上老人82人,90岁以上13人,是名副其实的“小长寿村”。当岁月在老人的眼角刻下深深皱纹,他们对生活的期待,早已不只是 “老有所养” 的物质保障,更渴望 “老有所乐” 的精神丰盈。流源村的宠老,正以多元、温暖的姿态走进老年群体的生活,让老者在时光的余晖中,收获满满的快乐与尊严。

“每个月都来剪一次头发,非常的暖心,我们经常聚在一起。”86岁的老人黄绍魁说。

“银发义剪”是流源村今年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新举措。每月的农历初九,村里赶集的日子,也是这群年纪相仿的老者最期盼的日子,大家坐在一起理着头发,聊不完的话题,谈笑风生。

村里出资,老年人独享这一份快乐。这份给老年人特殊的关照,从今年6月开始,已为老年人完成100多次的剪发任务。

“流源村是一个尊老敬老的村,从小事入手,让老人不止老有所养,更有老有所乐。”桂东县寨前镇流源村党总支书记说。

在农村,年轻人大多外出闯荡,帮助他们留守的亲人养老,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是基层干部现在面临的不少问题。流源村村委的干部,按照分片区,网格化实时监测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

流源村的石下组邓春秀,今年97岁,儿子相继去世,眼睛也慢慢看不见,现在只能靠孙子偶尔回来探望。片区组长陈冬华,几乎每周都要走路去一趟,有时候拿着自己做的饺子,有时候拿着青菜,油、米、面。

石下组距离流源村村部大楼大概1公里的距离,虽然不远,但对于即将退休的陈冬华支书,也还有点吃力。

“冬华支书,真的跟亲闺女一样,非常地感谢他这么多年对我的照顾。”邓春秀老人拉着笔者的手说到。

农村养老多元化,折射的是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以流源村为例,近年来,该村集体经济逐渐增大,到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更是达到了51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而集体收入扩大了,村里才有更多的能力去赡养和呵护老人,真正让他们实现老所乐、乐无边,安享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唐伟峰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54/62/1538523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序厅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