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县立足铸锻造产业特色,通过“靶向引才、梯度育企、精细服务”三个维度发力,有力推动县域产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县域科创“小而精、特而强”的实践路径,2025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预计达16亿元。
靶向引才锻造科创“强引擎”
人才是科创的第一资源,县域引才的关键不在于“多”而在于“对”。嘉禾县跳出“广撒网”引才传统路径,建立“企业提需求、政府搭平台”的靶向机制——企业缺什么技术,就引什么专家;产业少什么技能,就育什么人才。针对雄建机床铸件良品率低的痛点,协助其以“年薪+分红”引进金属材料专家,直接将良品率从75%提至92%;面对铸锻造产业技能人才缺口,在县职中开设“铸锻造技术班”,2024年输送的80余名毕业生中60%成为企业技术主力,实现“培训即就业、毕业即上岗”;应对“留才不易”这个难题,通过“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研发奖励”的“一站式”留才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专家沉下心攻关、技能人才扎下根干事。这种“需求导向、产才匹配”的精准模式,既避免了人才与产业“错配”,又让有限的引才育才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梯度育企壮大科创“生力军”
高新技术企业是县域科创的核心载体,嘉禾县摒弃“一刀切”培育模式,按企业生命周期实施“精准滴灌”。对初创期企业,聚焦“规范筑基”,组织专利代理机构入企指导,2024年新增发明专利同比增长125%,为189家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打牢基础;对成长期企业,聚焦“申报破壁”,组建统计、税务专项团队“一对一”解决申报堵点,帮助恒盛实业将研发费用占比从2.1%提至4.3%,2025年高企申报通过率达96.42%;对成熟期企业,聚焦“升级引领”,以20万元专项奖励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全县48家高企中26家成为专精特新,1家获评国家“小巨人”、1家拿下“单项冠军”。这种“分类施策、梯度进阶”的培育逻辑,让不同阶段的企业都能获得适配支持,逐步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科创梯队。
精细服务激活科创“新动力”
县域科创的堵点,往往在服务、融资、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嘉禾县以“问题导向”推进精准服务,直击企业难题。针对融资难,推出“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企业凭专利、研发投入即可获贷,2025年发放金额达7400万元、居全市第一;针对成果转化慢,建立“需求清单+问题台账”,走访企业1354家次、收集技术需求232项,通过“创新联合体”推动中毅达铸造联合湖南大学将精密铸造良品率提至92%,并推广至15家企业;针对服务效率低,创新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六条硬举措”,为锋达数控缩短审批时间50%,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工作站2025年促成技术合同交易额33.2亿元,同比增长109.37%。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从“被动响应”到“主动破题”,精准服务让县域科创生态从“有”向“优”转变。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嘉禾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编辑:沈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