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桂阳县仁义镇:秸秆治理“五步法”“昔日难题”变“丰收答卷”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胡用梅 通讯员 王先超 郴州报道

金秋十月,稻浪翻滚,桂阳县仁义镇的田野间回荡着收割机的轰鸣。与往年不同的是,曾经让农户头疼的秸秆“火星”,如今正悄然蜕变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绿色新星”。

作为农业大镇,仁义镇依托“烟稻轮种”模式实现粮食与经济双丰收,但秸秆处理一直是制约发展的“顽疾”。今年,镇党委、政府创新推行“五步法”,统筹秸秆利用与管控,交出了一份生态与效益双赢的“丰收答卷”。

“秸秆不烧了,还能粉碎还田当肥料,每亩地能省不少化肥钱!”仁义镇白云村村民李建国拿着刚签订的《低茬收割承诺书》,笑着向邻居介绍。为破解秸秆治理难题,仁义镇首先从“思想破冰”入手,通过村村响广播、屋场会、微信群等渠道,向农户和收割机手普及“茬高低于15厘米”的收割标准,并推动签订责任书,要求所有收割机配备低茬打碎装置。“从源头减少秸秆堆积,才能为后续处理‘减负’。”镇分管领导杜丽娟说道,目前全镇已签订承诺书2000余份,低茬收割率达95%以上。

在仁义镇3000亩秸秆粉碎还田示范区,种粮大户罗太平正指挥农机进行灭茬作业。“以前秸秆堆在田里发愁,现在粉碎还田后,土壤肥力明显提高啦!”作为示范区领头羊,鸿运合作社今年带动周边6个村连片推广秸秆还田技术,辐射面积超万亩。该镇还同步探索秸秆离田回收模式,将离田秸秆加工为有机肥,实现“变废为宝”。据统计,今年全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较去年提升30%以上。

“禁烧区严禁明火,限烧区按流程申请!”在仁义镇禁烧指挥部,工作人员正通过“铁塔哨兵”平台实时监测全镇火点情况。仁义镇严格划分“禁烧区”与“限烧区”,对限烧区实行“农户申请—现场勘验—审批备案—指令下达—全程监管”的闭环管理,分4批次于10月下旬至12月底有序组织焚烧。同时,组建16支巡查队,配备无人机巡查设备,确保“火点早发现、隐患早消除”。

趁着晴好天气,农户们正驾驶旋耕机翻耕稻田。技术人员引导农户在稻收后72小时内完成翻耕,将秸秆深埋入土,通过微生物作用加速腐解。“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0.3个百分点,明年种烟肯定能增产!”五美村农户刘聪兴奋的说。据测算,全镇今年通过秸秆翻耕还田,减少化肥使用量约15%,土壤保水透气性显著改善。

“秸秆治理成效与村干部绩效考核直接挂钩!”仁义镇党委书记周海燕表示。该镇将秸秆综合利用率、火点数量等指标纳入村社年度考核,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对成效突出的村社和农户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出现违规焚烧的责任人严肃问责。“考核‘指挥棒’一立,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如今,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秸秆处理的身影,已成为仁义镇秋日里最动人的风景线。

从“一烧了之”到“多元利用”,仁义镇以“五步法”破解秸秆治理难题,不仅守护了蓝天白云,更让“生态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下一步,仁义镇将继续探索秸秆资源化利用新路径,让“丰收答卷”越写越精彩!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用梅 王先超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54/58/1535236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