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赴疆一月,三位援疆专家创造了什么?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钟镭 韩栋 亚森江 郴州报道

一个月前,11位湖南援疆专家踏上托克逊县的土地;4月8日,三组数据标记着他们的足迹:首例胃癌根治手术落地、大血管闭塞病例“家门口”解决、农产品检测参数扩项108%。从无影灯下的技术攻坚到田间实验室的标准重构,他们以“既输血更造血”的援疆理念,在医疗空白处“播种”,于产业薄弱点“扎根”。三位援疆专家的首月纪实,记录这场跨越三千公里的“技术扎根”行动。

雷俊悦:无影灯下播种,终结腔镜胃癌手术“零记录”

3月28日,托克逊县人民医院手术室的计时器定格在3小时30分——湖南援疆医生雷俊悦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国栋院长完成当地首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打破了托克逊县此类手术的“零记录”。

患者术前反复问:“我们能在县级医院做这个手术吗”?得到的回答是“当然能,我们有湖南援疆医疗队的支持,手术技术方面没问题”。雷俊悦的笔记本里,详细记录着手术前准备的细节及手术操作要点。作为外一科主任,他白天查房带教,夜间整理手术视频课件,将标准化手术流程植入当地医疗体系。面对语言沟通障碍,他通过画图进行沟通,而更令他触动的是:“患者知道他们是毛主席家乡来的‘毛医生’,眼神里就多了份信任。”

目前,他正筹备胃肠癌根治术全面展开,目标是让托克逊县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省时省力省钱的治好病。从打破“零记录”,到逐步开展,再逐步让当地医生能够完成该类手术,为当地医院留下可复制的手术规范,比完成单台手术更重要。

龙志鹏:支架架起“高速路”,脑梗救治流程不断优化

神经介入导管室内,龙志鹏团队刚完成托克逊县首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作为卒中中心建设负责人,他用"湖南经验"重构急救流程:将脑卒中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DNT)从70分钟压缩至57分钟,DNT最短37分钟。“过去遇到大血管闭塞病例只能转诊,现在家门口就能解决。”这位脑血管病科主任一到岗,就着手科室发展规划、开展新技术,同时深入乡镇义诊、科普宣传。 眼下,他正推动机械取栓技术落地,构建“从筛查-干预-管理”的脑卒中全流程体系,“要让托克逊的卒中急救能力追上湖南节奏”。

许均华:实验室里“织网”,检测参数翻倍扩容

托克逊县农产品检测中心的仪器再度轰鸣——许均华团队刚完成高效液相色谱仪维修,这台“罢工”半年的设备重新上岗。作为质检攻坚负责人,他带着6人团队开启“双认证”倒计时:修订完善5项实验规范,手把手培训检测员10人次;为全面掌握全县主要作物的用肥用药情况,深入夏镇、郭勒布依乡、伊拉湖镇和博斯坦镇等四个农业乡镇推行精准靶向定性检测,做到“用什么药、检什么药”,针对性将农药残留检测能力从46项扩至86项、新增兽药残留检测项目10项,检测参数比过去增长108%,检测参数有效覆盖全县农药、兽药主要种类。

“过去牛羊肉检测是空白,‘双认证’通过后就能筛查10种兽药残留。”烈日下,他带着采样箱奔走田间,指导农户建立用药台账。首月抽检的40批次果蔬全部合格,但他更在意的是:“教会他们自己把关,才算真正筑牢安全网。”

距离5月上旬资质复审还剩不到30天,实验室灯光常亮至深夜。“通过认证只是起点,我们要让‘托克逊红枣’‘托克逊羊肉’贴上安全金标。”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钟镭 韩栋 亚森江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646948/90/1485406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郴州教育
  • 哲学里的郴州
  • 政务要闻
  • 县区(市)
  • 乡村振兴
  • 郴城说理
  • 文教卫
  • 精彩视频
  • 旅游
  • 尚德郴州
  • 全民阅读
  • 图片新闻
  • 要闻
  • 经济
  • 社会
  • 园区
  • 协会
  • 新闻H5
  • 综合专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郴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