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17日郴州讯(通讯员 何云开 代益香 李帆)“手托着两端,慢慢来,没错,就是这样撕!”4月16日,湖南省万亩双季稻鲤鱼塘示范片迎来一群特殊“小农人”,在种粮大户李宏华的指导下,10余名留守儿童小心翼翼地分离水稻秧盘,将嫩绿秧苗抛洒进湿润的水田。这场由鲤鱼塘镇“禾伙人”志愿者组织的“传承农耕文化 感悟劳动之美”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春耕时节体验到了田间劳作的乐趣。
“禾伙人”志愿者邓燕君带领孩子们抛秧。
田间地头,党员志愿者邓燕君格外忙碌。作为民政社工、共产党员和曾经的乡镇教师,她此刻正不顾溅满泥浆的裤腿,手把手向孩子们示范抛秧技巧:“一颗一颗抛,尽量密一点。”在她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的动作逐渐熟练,嫩绿秧苗带着对丰收的期待扎根沃土。这位被孩子们亲切称为“邓老师”的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禾伙人”的多重身份与责任担当。
“禾伙人”志愿者同小朋友一起分离水稻秧盘。
这场沾满泥土气息的实践课,是“禾伙人”四季守护计划的生动延续。三个月前的“益童逐梦 心启未来”关爱留守儿童春节联欢会上,孩子们曾以一支《少年有志》舞蹈惊艳全场。如今,他们从舞台走向田间,在万亩稻田里化身“小农人”,跟着父辈的脚步学习农耕技艺。稚嫩的身影与远处轰鸣的插秧机交织成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书写着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篇章。
“禾伙人”陈益锋带着小朋友一起分离水稻秧盘。
傍晚6时许,活动在孩子们“明天还想来”的期盼中结束。志愿者与孩子们在示范片入口合影时,灿烂的笑容映照着春日余晖。“禾伙人”志愿者团队已形成四季服务机制:春播时节开展农耕实践,夏季水稻抽穗时组织灌水防虫,秋季成熟季带领收割,冬季则搭建舞台举办联欢活动,这种贯穿全年的陪伴,让关爱如禾苗般在土地上扎根生长。
小朋友们正在分离水稻秧盘。
目前,这支以党员为主体的“禾伙人”志愿者队伍已发展至24人,其中党员20名。他们秉持“服务乡村、关爱成长”的初心,通过农耕体验、文化传承、情感陪伴等多元活动,为留守儿童构建起全方位的关爱网络。正如田间随风摇曳的秧苗,“禾伙人”的爱心正化作养分,滋养着乡村的未来希望。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何云开 代益香 李帆
编辑:沈馨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